“這個臣妾還真不清楚,不只是臣妾,很多歷史學家也不清楚,大家都眾說紛紜。”
對於雍正的死有三種說法,一是被人刺殺,據說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
不過這種事根本不可能存在,不說皇宮守衛森嚴,不可能被一個練武沒多久的江湖女俠刺殺,只說當時的誅九族,就不可能留下活口。
第二種說法是服食丹藥過多,中了丹毒。當時有記錄說雍正在圓明園秀清村秘密煉丹,服食過不少丹藥,甚至還多次把丹藥賞賜給文武大臣。
這是有記載的,雖然不能判定是真的,卻也不能反駁。
第三種說法就是過勞死,是他登基以後,前期為了防備八爺黨的篡位,不敢放鬆一直兢兢業業。
後期則習慣了勤政,日夜不息,最終過勞死。
熹妃把這一切都跟雍正說了一遍,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他的結局,但是說出來總算能夠稍微避免一些。
雍正聽完直皺眉頭,讓他放下政務是不可能的,至於煉丹的事倒是可以不做。
他以前養的一些道士也都該殺的殺該放的放,平時在多加鍛煉,應該不至於跟歷史一樣那麼早駕崩。
“熹妃不用擔心,既然歷史上說朕在位十三年,那到時候不管是生是死,朕都會傳位於弘歷。”
那時候弘歷早就成年了,可以擔當重任,他如果還活著也可以停下來休息休息了,要不然恐怕真的會過勞死。
“臣妾多謝皇上,如果不是因為歷史如此,臣妾也不希望弘歷登基,只希望他可以平平安安的當個普通人。”
但是既然杜婷來做任務,就說明弘歷必須登基,要不然改變歷史的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雍正弄清楚了這件事也沒有再在景仁宮多呆,他打算開始培養弘歷處理朝政的能力了。
之後,雍正四年給允禩削爵位,圈禁改名,最終允禩在九月薨了,而弘時在一年後也“暴斃”離開京城,去找哥哥弘暉他們了。
一年之後,福惠也同樣以這種方式出宮,被送到了年妃那裡。
熹妃也在八年的時候晉封為熹貴妃,成了位份僅次於皇後的妃子。
同年裕嬪也成了裕妃,這個最早的穿越者,完成了她在雍正在位期間的最後一次晉封。
最後皇後烏拉那拉氏因為身體一直不好,在雍正九年去世。
弘晝荒唐無稽,經常在府邸給自己辦喪事,但這也是他為了避免被弘歷猜忌。
弘歷也成了陰影的太子,很多大臣都認定了他的皇位繼承人身份。
之後的一切更是完全按照歷史走向,沒有一絲改變。
可能唯一變了的,就是雍正並沒有在十三年的時候駕崩。
他命人準備了一個跟他體型相似的犯人,砍去頭顱用金頭換上,然後假裝駕崩。
“弘晝,你常常給自己辦喪禮,這次朕也要學學你了!”
當時雍正就在送葬的隊伍裡看著那些大臣,看看他們給自己送葬的時候是怎樣的一副表情。
換一個角度,總是能夠更清楚的看到世事變化,雍正還覺得挺新鮮。
“皇阿瑪,您將來打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