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我的計劃應該沒問題吧。"
事情很順利,在見到那位港商後夏萱就直接了當的說出計劃。而那位李先生也有著非一般的魄力,聽完夏萱的建議,他也不用猶豫,當場答應。
只是在他命人擬定初步的合同時,他有點好奇。
"你確定你父親也支援這個計劃?"
"支援。如果沒有他的支援,我又怎麼有膽量提出這個方案呢。"
"那行,我們等一會就先看看合同,沒問題了你就帶回去給你爸看。之後定個時間,我們兩方見個面就把事辦了吧。"
接著在等待的時間,李先生見無事可做,就帶著夏萱參觀了一下他的工廠。
說起來八十年代開始就很多的港商在大陸投資,但像李先生這種全力出擊的就不多見。
因為這時候的香港經濟已開始轉型,從主要的輕工業發展,慢慢變成出入口貿易為主。
設廠已經是次選的生意。
不過李先生就是與眾不同,他在眾多不看好的聲音中進軍大中華。
結果,他是成功的。也因為在這段時間的成績,李先生為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終被譽為"超人"。
夏萱也不是沒想過現在就和李先生打好關系,如果能與這位未來猛人成為好友,對她的發展一定會非常有利的。
可夏萱沒有這樣做。她不是怕自己會改變命運,而是這不合乎她的性格。
無論是夏萱或溫思思,她們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做自己。
為了目的而迎合別人?不會。
所以兩人在聊天時,當夏萱聽到一些她不認同的事時,她也會說出來。
當然,她不會傻呼呼的強硬反駁。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基礎禮貌,她是懂得這一點的。
不過無論軟化或強硬,不贊同就是不贊同,李先生是聽得出來的。
好像在"面子"一事上,兩人就有不同的意見。
李先生認為人生之中面子是最重要,面子就等同於誠信。別人給你面子,就是相信你。所以無論是經商或是待人處事,他都很講究,也必要守著面子。
但夏萱就不這樣認同,她覺得面子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難道人就要為了面子而活嗎?如果有一天,當家人需要幫助,可出手就會丟掉面子,那我們就要為了面子而放棄家人嗎?
"這是不同的情況。如果我們能一直保有面子,別人就會因為我們的面子而主動為家人解困。沒必要在家人和麵子之間選擇。"
"可如果事實就是這樣極端呢?要不面子,要不家人,你會怎樣選擇?"
說到最後,李先生也給這個問題難住了。要是真的出現這情況,他會放棄面子嗎?
在他的人生之中,他一直認為家人應該放在首位,金錢永遠只會是次選。那面子算甚麼?只是比錢重要,可不會和家人等同的東西。
所以李先生也笑了,"小妮子你長了一張利嘴。"
不過他的取笑不是取笑。或許連夏萱也不知道就是今天兩人的對話,令李先生有了一點改變。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