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卷冰笑道:“一字不漏,全聽到了。”
琅嬛蹙眉,正面看他,“偷聽,實非君子所為。”
他終於再次截住她,吻上去,含含糊糊道:“小人與女人,不是更配嗎?”
作者有話要說: 大皇子拿到便當啦啦啦~
再次重申一下,本文只有蘇卷冰喜歡琅嬛,而大皇子只是將琅嬛當作妹妹,徐竟只是將琅嬛當作應該跟隨的人,東平王呢,他也只是將琅嬛當作一個才情高、性情合的友人。
另外,特意將琅嬛在大皇子這件事情上寫得磨磨唧唧,因為對她而言,縱使知道大局為重,但這種情義是沒辦法舍棄的。
文中中秋盛景參考《東京夢華錄》
☆、長相思
新君繼位一事終於敲定, 琅嬛也慢慢忙起來, 不著府裡,常住在宮中。以她身份, 這原本是逾矩之事,可當朝之中,讀書人以她為首,與蘇卷冰所領的武將隱隱成對峙的局面。她若不出,文官難安。
黎父也氣過了, 回過神來叮囑她:“記住,牽著新君走上帝位的那個人,必須是你!”
既然如此,她只能暫時拋下身份,入宮去主持繼位大事。
這日,她去看新君。新君近日在學習禮樂,小小的孩子,還不到五歲, 學起東西來卻是一板一眼,十分認真。她在窗畔下看著,並未進去。徐竟過來尋她,見她若有所思,也不打擾,同她一起站在窗畔下看。
琅嬛回身,見是他,笑問:“怎麼過來了?”
徐竟道:“大殿下今日啟程離京, 大人不去送送嗎?”
琅嬛搖頭:“知道他會一路安好,那就沒有去見的必要了。”她其實很不喜歡離別,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可是沒辦法,從今日起,她必須得面臨一次痛過一次的離別。可她想任性躲避一次,至少有一次是一次。
徐竟隱隱明白她的心境,安慰道,“大殿下也會明白大人的。”
琅嬛一笑就罷,努嘴讓他看殿內。新君睜著惺忪的眼,跪坐在案前,捧著卷宗在喃喃背。殿內侍者都瞧得清楚,新君明明困得不行,可仍然堅持著,就是不讓自己睡過去。
“新君小小年紀,毅力不錯。”徐竟恭聲稱贊。
琅嬛卻笑著搖頭。她之前偶爾聽見從小伺候新君的嬤嬤對新君說,若是不在十日內背熟卷宗上的禮儀,就要挨板子吃。
大概是從小不受寵,生母又去了,不在身邊,養得新君怯怯的,下人一句唬人的話也能叫他受驚。
琅嬛談起這件事,徐竟聽得心驚,道:“竟有如此刁奴,膽敢不尊未來君王?”
“那嬤嬤自持是殿下身邊人,有恃無恐罷了。”琅嬛倒不在意,只是感嘆,“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他大約還不能理解做帝王有什麼意義。”
徐竟道:“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她道,“新君長大也要十餘年,他能做一個好君王嗎?”她知道今日的選擇,全為私心,是為她與蘇卷冰的私情。她不知道,這個選擇是不是正確的。
“大人…”徐竟欲言又止。
琅嬛看他一眼,明白他的擔心。她名頭上雖為輔臣,但實是權臣,新君一旦親政收權,她將首當其沖。史書之上多少顧命大臣,最後落得個家敗人亡的下場。
她為權臣,到底該不該期望他長大呢?
“放心。”最後琅嬛安慰他,“我非梟雄,何所為,何不所為,我都知道,不會去觸犯。而且看殿下今日,日後也未必會是寡情薄意之君。”況有蘇卷冰在,她反而能自保安全。
她心中才想到蘇卷冰,就聽徐竟“哦”了一聲,像是忽然想起一事,但也似乎別有所指,告知她:“大人近日忙碌,坊間有些傳聞,恐仍不知。”
她負手轉身,下階出殿,一邊好奇問他:“何事?”
徐竟跟上她,“是與蘇卷冰——蘇大人相幹的。”
琅嬛一愣,步子暫停住,“是我與……他?”
徐竟稱是,從懷中掏出一本書冊來,遞給她。
當下三個出其大的字印在她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