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得挺順利的?”舒暢把筷子遞給聶唯,好奇的問道。
“還行,估計百分之九十會答應。”聶唯笑著回答道。
“這麼有自信啊,她們原來的經紀公司會輕易放手麼?”
“不想放手又能怎麼樣,藝人都沒有留下的心,就算她們公司想留人也留不住啊。”聶唯笑著說道,談到y娛樂的時候,還忍不住諷刺了一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y娛樂公司看似烈火烹油、花團錦簇,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底子,公司裡的一哥一姐在以前也都是混流量的,後來被新出的小生小花旦擠兌著在流量圈都混不下去了,這才轉行走實力派,只是轉型如何容易,至今也是反響平平。
而這家公司的盈利基本上也都是靠著粉絲,培養出來的都是流量型的藝人,最擅長的就是鼓動粉絲之間互相撕x。
別認為經紀公司就希望看到偶像粉絲之間相互團結的樣子,那是不可能的,沒有比較,沒有競爭,哪裡來的消費力?
經紀公司多半是希望偶像們的各路粉絲互相之間掐出狗腦袋來,全都腦袋一熱喪失理智,為了偶像‘尊嚴’掏空自己的錢包,美名其曰為了偶像的‘面子’,實際上就是被經紀公司耍的團團轉。
等到經紀公司覺得粉絲錢包差不多已經被掏空了之後,一般都會發表一個很敷衍的宣告。
有些有頭腦的經紀公司還會在這時候安排水軍,引導粉絲質疑經紀公司不作為,主動把鍋背在自己的身上,用此來洗白偶像,讓粉絲越發的心疼自己的偶像,感覺她們在公司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公司雖然背了鍋,但是卻賺到了大把的錢,偶像被粉絲可憐,等到下一波圈錢的時候,粉絲就會花錢花的更兇,如此迴圈,往往復復,一直到徹底榨乾粉絲的感情和錢包為止。
這種純靠著粉絲經濟發家的公司,聶唯是瞧不起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粉絲不可能被你騙一輩子,這完全就是拿公司的名譽在消費,等到那天這塊牌子徹底進了粉絲心裡的黑名單,也就是他們倒閉的時候。
華藝和繁星不同,聶唯的公司並不是靠著粉絲經濟去實現整體盈利,這只是華藝和繁星收入的一小部分,兩家公司真正憑藉的還是作品。
華藝的電影、電視劇,繁星的綜藝,這些才是實打實的根本。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y娛樂如果也上市的話,他公司如果哪個流量藝人離開公司,那這家公司的股票必然會大跌,相反,華藝和繁星兩家公司,去留幾個藝人根本就會市值不會造成多大影。
一個是憑藉著藝人的人氣去找資源的公司,另一個則是憑藉著資源捧藝人的公司,這其中的差別巨大。
“這兩個女孩如果能夠留在繁星,以後或許真能踏入一線,要是回到原公司,怕是沒幾年就涼涼了。”聶唯說道。
“她們不是很有人氣麼?”舒暢有些奇怪聶唯為什麼會這麼預言。
“是啊,但那是節目帶來的人氣,她們只不過有了節目賜予的光環,也是其他近百個女孩硬生生襯托出來的人氣。”
“可你再仔細想一想,她們在原來組合的時候,為什麼沒名氣?”
“為什麼?”舒暢不解。
“因為她們不出挑。”聶唯回答道:“她們都是美女,都很有才藝,可是在娛樂圈美女太多了,她們無論是相貌還是實力,其實都沒有達到出挑的水準,就是那種你上你行,但我上我也行。”
“這樣的藝人想要火,就必須用大量的資源去堆,夯實基礎,爬上去才能站得穩,而現在兩個姑娘因為節目的關係突然火了,就彷彿有人用雲彩把她們送上了山頂,可腳下踩得卻不是地,而是虛無縹緲的雲,或許哪天這雲上的法力就散了,她們機會狠狠的摔下去。”
舒暢點點頭,聶唯講的很形象,獨一性這確實是阻礙藝人發展的一大難題。
當初林亦菲為什麼一出道就能大火,就是因為她的相貌氣質具備獨一性,在那個年代,她那樣的小花就是唯一不可取代的。
男孩子一見到林亦菲就覺得驚為天人,其他美女站在她的身旁都從鮮花變成了綠葉,這就是出挑。
就像是歌手,唱歌好聽的人很多,但能讓人一聽就記住的聲音卻很少,劉環、楊鯤為什麼能火,就是因為他們的歌聲太特別了,特別有辨識度,這也是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