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上午的岩漿,下午在辦公室辦公的聶唯得知有很多人打電話過來找他,這些人背後代表著一些學校。
有的打到了繁星公司的總部,有的打到了華藝,還有人直接打到了羅凱的手機上,聶唯的私人手機拒接未知來電,所以反倒是一個電話都沒有接到。
不過聶唯想的太簡單了,很快他就接到了某位明星的電話,對方是華戲畢業的。
而袁鴻也很快找到了聶唯的辦公室,他來是代表明珠電影學院來談聶唯那個學生導演基金的事情。
其實這兩家學院已經算很矜持的了,他們每年其實還可以和國家那邊申請到一些資金補助自己的導演系學生,不過本著有便宜不佔是笨蛋的原則,聶唯既然出了這麼好的舉措,他們自然也想替自己的學生爭取一些福利。
包括幾個本地又傳媒學院的大學也都很快聯絡到了聶唯,這還僅僅是剛開始。
幾天後,天南海北凡是有傳媒系等和導演沾邊的大學,基本上都給華藝這邊打來了電話,都是打探聶唯那個學生導演基金的。
甚至連一些野雞學校都想來湊熱鬧,試探著能不能分一杯羹。
這種情況聶唯早就料到了,他成立這個基金,本來也沒想只惠澤京電的學生,畢竟京電導演系的一年畢業生也就二十來人,就算學校全都推薦給聶唯,聶唯也給他們最大額度,那一年聶唯也只需要花費一千萬就夠用了。
這種小打小鬧還需要聶唯親自出面宣佈麼?也太小家子氣了。
從一開始,聶唯就是準備將這個基金面向全國的,既然要惠澤學生導演,就不能單單一個學校,這樣反而顯得聶唯太斗筲之輩了,只顧著自己母校那一畝三分地。
既然打出了華夏學生導演基金的名號,自然就是以全華夏的學生導演為主。
不過聶唯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像是那些野雞學校,民辦類的培訓班,就不要想著從這個基金拿到一分錢了,畢竟你收著遠超普通大學生的學費,還沒錢給自己的學生髮福利了?
這樣的學校聶唯根本不敢保證他們會把資金用到什麼地方,哪怕其中或許真的有學校想要藉此好好培養一下自己的學生,但顯然聶唯也不能去一一審查,只能有殺錯,無放過。
這個名額在聶唯看來只能從公立學校裡出。
而公立學校想要申請可以,但同樣也要學生的履歷符合,不能隨便拿一個學生出來說他想要拍攝電影,聶唯這邊就同意的,畢竟聶唯就算有錢,也不能這麼拿來給他們浪費玩。
這錢聶唯是要用來給那些真正想拍電影,也會拍電影的人去用。
所以,想要申請資金,那麼你要有一份兒完整的劇本大綱,同時你本人還要有一定劇組實習的經驗,這一點三大電影院校的學生反而是不愁的,因為他們大多都有去劇組實踐的機會,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大三大四的學生去一些劇組觀摩實踐。
符合以上這幾點條件,聶唯這邊再篩選一部分劇本寫得太爛的,也就差不多了。
當然還要手快,聶唯也不是無限制的發放名額,一年一百個左右是聶唯覺得很合理的支出,對於一個這樣資金,一年五千萬的投入聶唯完全可以承受。
何況聶唯也不真的是散財童子,拿了我的錢,拍了電影,那麼電影的版權自然也就歸了聶唯所有,雖然聶唯沒指望著這些幾十萬的學生電影能給他賺到什麼錢,但是這無疑也是一筆財富。
至於幾家學生影院的日常費用就另算了,這本身就是聶唯賠錢賺名聲的一次舉動。
而且這也算是一種對人才的投資,相信以聶唯這個基金拍攝人生第一部屬於自己電影的導演們,肯定都會記著聶唯一份大人情。
聶唯也可以從這些導演中挑選優質有潛力的人才,看能不能把他們挖到華藝培養。
國家對於聶唯這個青年導演基金是非常支援的,很快各種審批就透過了,基金也迅速上線,第一年預定一百個名額,當天基金就收到了上千份兒的申請。
這其中八九成都是湊熱鬧的,經過層層篩選和退回修改等等過程,第一批五十個名額在一個月後就隨著資金一起下發到各個學校,值得一提的是,京電分到了足足六個名額,畢竟是聶唯的母校,偷偷照顧一下也是應該的。
接到透過通知的學生導演們都激動壞了,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拿到如此多的錢,關鍵是他們還可以用這筆錢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事兒傳到了網上,無數人都讚美聶唯是良心企業家,是暖心大前輩。
“和一些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人相比較,我們看到的聶唯,他更注重的是對未來的培養,無論是支援學校的建設,還是對於人才的培養幫助,他都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華夏電影需要的就是聶唯這樣的人,他既能為華夏電影爭光,又能為華夏電影的未來做出巨大貢獻,他是當代電影人當之無愧的榜樣。”
這番話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因為釋出這段話的媒體叫做俠客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俠客嶼一直是國家之聲的海外號,它的文章也一定程度代表著國家之聲,這顯然等於連國家都很認同聶唯所做的一切。
這讓聶唯的粉絲感到格外的驕傲自豪,畢竟這年頭能被國家點名表揚的藝人明星可真的不多。
就在學生導演基金髮放第一批名單後,上映一百二十五天的《星際穿越》在京都大劇院也完成了自己最後一場次的放映。
這一場上映上座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百,座無虛席,因為這是聶唯的影迷們送給聶唯的一份兒禮物。
這部電影上映一百二十五天,打破了華夏電影無數紀錄,更是創造了五十三億七千兩百萬的票房資料,成為了目前華夏電影的一個票房奇蹟!
它的落幕不代表成為了過去,而是成為了一個華夏電影的傳奇。
在北美,這部電影的票房也超乎預想的達到了三億美元,在韓國,這部影片的觀影人次突破了五百八十萬,遠超之前《盜夢空間》五百萬人次的非本土電影觀影人次紀錄。
港臺兩個地區也一樣票房優秀。
其餘諸國加在一起,為這部電影帶來了將近兩億五千萬美元的票房,算上內地票房和北美票房,這部電影的票房總數驚人的達到了十三億四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