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獎雖然結束了,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才是慶祝的開始。
雖然最終《盜夢空間》沒有獲得大獎,這讓直播間內上千萬的觀眾感到很是遺憾,但是聶唯奪得最佳編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還有章紫怡獲得最佳女主角,這些成績無疑都是值得大家津津樂道的。
而繁星直播平臺也開始籌備慶祝活動,一來這是首次直播間峰值人數突破一千六百萬,二來也是為自家的boss慶祝。
這些慶祝活動,自然不可能像臨時活動那麼隨意簡單,柳菁甚至準備和公關部好好策劃一個活動嘉年華,準備辦上個五到七天的時間,好好來一場狂歡。
“我覺得我們這個直播平臺不能光讓主播隨意發揮,我們作為運營公司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節目,我看著兩個主持人挺不錯的,一會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再籤一份兒主持合同,然後我們先做一個明星直播訪談節目,相信以我們平臺的資源,很多明星宣傳自己新作品的時候都願意過來上節目吧。”
柳菁在土星獎直播結束後的小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其實策劃節目她是不擅長的,真正要做出一檔王牌節目可能還要麻煩聶唯,不過像是這種明星訪談節目確實一種很安全的嘗試。
畢竟只要明星人氣夠高,在節目裡多一些和粉絲的互動,節目就肯定有人買賬。
而且這樣還能培養一下那兩位主持人,做訪問節目最簡單也最困難,簡單是因為主角是明星,只要問題不是太過分,基本就是安全的,困難也是因為如此,如何能把簡單的一問一答變得有趣吸引人,這都需要主持人的應變能力。
穆寒和甄聰口才都不錯,也挺會互動的,但是卻沒有專業主持人那種專業『性』,屬於野路子出身,柳菁已經做好了打算,這兩人要是簽了主持合約,自己就找個波音專業的老師給他們每週上幾節課,再讓她們考個主持人證。
到時候如果真的能培養出來,就把接下來的大型節目策劃也交給他們。
而且除了這兩個人之外,柳菁還準備再挑幾個,一起培養,一個公司的人才不能總靠著去外界尋找,自身能夠造星也很關鍵,依靠著這麼好的平臺,柳菁覺得如果公司這幫主管再培養不出幾個直播界的明星,那他們的能力就值得懷疑了,是不是連豬都不如。
柳菁目前主要還是負責vr技術業務,這是聶唯留給她的一份兒禮物,也是考卷。
柳菁接任繁星科技公司ceo後,迅速收購了暴風科技集團,也將暴風科技的vr技術全面接收了,一句讓繁星科技公司成為了國內vr技術的領先者。
這個行動也讓柳菁收穫不少的讚譽,業內一些評估公司將柳菁的這一次收購評級為最高的a+,認為這是繁星科技在繼ai技術後,又一項領先業內的收購行動。
這意味著這家公司並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安逸圈,而是依舊在尋求科技的進步。
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也讓繁星科技的股票又跟著上漲了不少,當然也對於這筆收購,也有一部分人是持懷疑態度的。
因為如今的vr技術還很不成熟,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前景雖然看似光明,但是能不能堅持走到收穫的一天誰也無法肯定。
畢竟想要讓技術成熟就必須有投入,但是這個投入週期如果過長的話,那麼就會耽擱到公司的發展,變成阻礙,甚至拖累公司到破產都有可能。
而且業內也不是沒有相同的例子,htc公司當初在亞洲的手機市場也算是呼風喚雨的,就是因為後來發展vr技術,結果一步步的投入卻看不到回報,公司的手機也因為資金的缺失而陷入技術不足的狀態。
技術落後就要捱打,htc的手機市場也因此迅速丟失,很快從一流的手機公司淪落到了三流,可花了大筆資金的vr技術卻還是看不到能有回報的勝利曙光,結果好好的一家手機巨頭,到最後竟然走到了破產清算的邊緣。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每一次科技界可以稱得上變革的技術,背後都有著無數公司的骸骨作為鋪墊,其中甚至不乏一些世界級的大型公司,而最終能享受到勝利果實的,必定是其中最佼佼者,甚至還需要一點點的運氣。
所以有一部分人都覺得繁星科技這麼強大的社交平臺沒必要這麼早就入局vr技術,有那麼些錢,投什麼不好。
柳菁也因此壓力不小,vr技術可以說是她能夠在繁星科技站穩的關鍵,聶唯給了她這個‘寶座’,但是最終能不能坐住,還要看她如何去運作了。
穆寒收到負責自己的超管通知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主持合同,公司竟然要給自己做一個訪談節目,這是穆寒萬萬沒有想到的,驚訝過後,剩下的就是滿心的驚喜了。
如果說單純的直播,她現在已經做的很好了,但也陷入一個瓶頸,這種瓶頸既來自於她個人目前實力的原因,也是平臺的限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現在平臺既然要推出第一檔明星訪談節目,她又有機會做主持人,這無疑對穆寒來講就是一次職業上的突破了。
她不再是單純的主播,雖然依舊是網路主持人,但也確確實實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想到這,她沒有任何猶豫,立刻點頭答應簽約,甚至都沒有問具體的待遇,倒也不是她太無腦,而是穆寒很清楚這個機會的難得,就算公司不給錢她都願意接下來,因為機會就只有這麼一次,如果自己爭氣的話,很大機會就能成為平臺日後力捧的物件了。
最關鍵的是,這件事兒還讓她看到了‘破圈’的希望。
所謂的破圈,先要說這個‘圈’,指的就是一些明星藝人的粉絲圈,像是拿穆寒自己舉例,看他直播的觀眾就是她的小圈子。
但是除了看她直播的粉絲外,很少有人知道她,這就是小圈子的限制。
很多偶像也有同樣的問題,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他們就是天皇巨星一般的人物,呼風喚雨,隨便一句話都會讓無數喜歡他的粉絲追捧,可是除了他們的粉絲之外,普通民眾被人問到這些藝人的名字卻全都不知道,這就是沒能破圈的表現。
只有突破了這個小圈子,開始被大眾認識熟知,也才是真正走向成熟藝人的標誌。
破圈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拍戲,這是最能夠被大眾熟知的一種宣傳方式,尤其演到一部好的電視劇或是電影,在裡面有不錯的發揮,如果再有一些亮眼表現,更是很快就能被大眾所接受。
但之前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在還沒有徹底進入流量時代的時候,演藝圈其實是很抗拒偶像的,因為他們被很多人都貼上了‘花瓶’的標籤,雖然請他們拍戲會獲得粉絲的支援,但是卻也有可能受到普通大眾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