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聶唯這些院線很多都是垂直管理模式,他有著眾多完全屬於他自己的電影院。
如果聶唯真的對派拉蒙記仇,那麼無論北美還是華夏,派拉蒙的電影在聶唯的院線那裡很顯然都討不到好處。
為了尋求利益合作,派拉蒙自然原意主動示好,尤其是在這部電影《火星救援》確實優異的前提下,派拉蒙覺得既保證了自己的利益,又能和聶唯修復關係,這是完全就是一次雙贏的舉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談妥了發行,剩下的都是一些按部就班的事情,聶唯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剪出兩版預告片作為宣傳,然後等待確定上映日期後,舉辦一場盛大的首映式。
除此之外,聶唯也在一直準備著對於麥克斯影業的收購。
說起來,這一次也算是機緣巧合,本來聶唯目前並沒有收購一家好萊塢公司的打算,他正在收購的反而是美國的一家大報社,洛杉磯時報。
因為網路迅速發展,美國有很多實體報刊都受到了衝擊,這裡面也包含了已經創刊上百年的洛杉磯時報。
洛杉磯時報在巔峰時期,發行量能夠經常保持在兩百萬份左右,可是如今,這個資料已經掉落到了不足六十萬份。
而這份資料滑落的背後,則是它的東家論壇報業集團的連年赤字。
根據聶唯從一些渠道獲得的訊息,論壇報業集團目前的總資產大概在八十億元左右,可是它卻負債超過了百億,一個龐大的新聞集團背後,則是它已經站在了破產邊緣的事實。
為了讓公司生存下去,他們必須要壯士斷腕。
可以原意接手洛杉磯時報的公司可並不多,紙質媒體的影響力逐年下降,而網路媒體的影響力卻在逐年上升,很多人都不看好這些實體報刊的生存環境,他們覺得寧願把錢投進谷歌,投進臉書,甚至投進繁星的微博,也不願意在這些百年報刊上浪費。
這些人認為,他們的錢如果買下這些實體報刊,只會讓錢貶值。
但聶唯不這麼認為。
在聶唯看來,網路就算再發展,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實體報刊,就像是實體書籍也不會被完全取代一樣。
而且他收購這家公司,就不是朝著盈利的前提去的。
他需要的是擴大自己在北美的影響力,而收購一家百年報刊對於聶唯來講,無疑是最合適的。
所以在聶唯旗下投資公司很快和論壇報業集團接觸,對方也是急著想賣掉報紙來應對集團資金的緊張,所以雙方的談判比較順利,只用了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洛杉磯時報就以五億五千萬的價格成為了聶唯的公司。
收購了這家報社之後,聶唯對其人員結構沒有改變分毫。
畢竟他在北美並不認識什麼專業的報業方面的人才,與其找一個陌生的人來破壞目前洛杉磯時報的整體,還不如沿用這些老員工。
他們畢竟配合多年,有著十足的默契。
而聶唯這一舉措,也讓洛杉磯時報在經歷了換東家後,能夠迅速的穩定下來,然後才給聶唯接下來收購麥克斯影業帶來了機會。
甚至聶唯都想不到,自己剛剛和迪士尼談崩,下面的員工就給自己帶來了這麼一條有用的訊息,簡直就像是瞌睡有人送枕頭一般。
而這個新聞內容,正是關於韋恩兄弟的。
聶唯看到新聞內容的時候,也忍不住驚訝萬分,而且他很清楚,這樣的訊息只要報道出去,那麼韋恩兄弟註定就會成為行業內的過街老鼠,而等待他們的,只可能也唯有一條路。
那就是賣掉麥克斯影業,換一個別的行業。
雖說韋恩兄弟犯得錯誤很有可能也是其他影視公司老闆也會犯得錯誤,但有些東西就怕你擺到明面上來,就像是當初nba,某一支球隊的老闆被人爆出了歧視言論,在證據確鑿之下,他只能賣掉球隊,被攆出了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