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被提到最多的名字,正是從電影選角開始就不斷被媒體和影迷議論的聶唯。
那個不走尋常路,忽然選擇了一個反派角色的聶唯。
可就是他,佔據了李璐整篇影評中大半的內容,而程龍和謝廷鋒加起來的篇幅竟然還沒有他一個人多,這也不禁讓李璐的一種讀者們更為好奇,雖然這名知名影評人並沒有在文章中涉及劇透之類的內容,但是在她的描述下,聶唯所演繹的那個形象卻清晰的躍然在讀者的腦海當中。
“變態,瘋狂,嗜血,毫無人性,或許你看到了影片的前半段,聶唯所演繹的角色只會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那是一個危險的男人,又是一位極富魅力的男人,精緻的面容,健碩的身材還有身上散發的危險氣質,對有些女性來講簡直就像是能讓人上癮的毒藥。
但這並不是他的全部。
在影片最後的一分鐘,當那個壞小子留著絕望又痛苦的淚水仰面倒下的一刻,我的淚水也一同跟著落下,乾淨蔚藍的天空其實就像是這個孩子內心最後的一點點純淨,他真實渴望的其實是這時間最美的東西,只是很可惜,他一直到死都沒有等到。
父親充滿悔恨的哀嚎聲在我聽來充滿了諷刺,人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貴,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其實這個少年或許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
當你看過電影的時候,注意一個小小的細節,阿唯等人設計了一個槍戰的通關小遊戲,裡面有他們的行動計劃,而在遊戲被打通的一刻,畫面裡那個倒下的boss身上穿著的就是黑西裝,白襯衫和紅手套,而在國際會展中心天台棚頂最後一幕中,阿唯的穿著同樣也是如此。
我很慶幸我沒有錯過這個細節,但這個細節同樣也讓我感到十分窩心。
這種痛是隱隱的,是持續的,是難已拔除的。
瘋狂的大男孩其實從一開始就是絕望的,這是一個死亡遊戲,他在殺死別人的一刻填補著自己的空虛,同時也希望別人在某一刻殺死自己,結束自己的空虛。
如果這部電影最後一分鐘之前的劇情在我看來,我只認為他是一個及格之作,勉強六十分,但最後一分鐘的這段劇情,我會給予他滿分,一百分,所以綜合下來,這是一部看似平庸卻掩藏珍寶的優秀之作,八十分就是我最後的結論。
多說一句,這部電影也讓我第一次產生了追星的念頭,聶唯在影片中所展現出來的演技我已經無法用言語去形容,或許是我語言的匱乏,但我更希望我的讀者們去看過電影之後,能夠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李璐這篇影評和以往她的作品都不相同,裡面充滿很多屬於作者的個人情感,尤其是對聶唯所演繹的角色的維護,更是讓不少讀者都感到吃驚,同時也更加的好奇。
而除了李璐之外,不少看過首映場的影評人和媒體也都在哦各式各樣的平臺上陸續發聲,而且彷彿不約而同一般,對聶唯的表現都是極度的肯定。
在如此宣傳,本來準備明後天再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群眾不少都改了主意,紛紛定了午夜場的票,一時間本來上座率普通的午夜場忽然熱鬧了起來,而在鬧市的幾家影院,更是出現了爆滿的情況,這讓很多影院經理都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一邊忙著應對影迷的‘突然襲擊’,一邊連忙向上申請加映場次。
而這個訊息反饋到劇組那邊的時候,劇組的眾人已經喝的有些微醺了。
不過這個好訊息瞬間就驅散了大家的酒意,不光程龍、陳木勝等人在開懷大笑,就連底下的工作人員同樣也在開心。
因為只要電影賣得好,他們顯然也能夠得到一個更厚的紅包,這對於他們來講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不多說了,繼續下一趴,今天我們不醉不歸。”在大哥的帶領下,劇組眾人歡聲笑語的開始又一輪慶祝。
與此同時,在內地,一些影院的門口又聚集了一隊很有素質的觀影團,一些記者看到後只感到十分的眼熟,上前一問,才一臉恍然大悟。
“我們是聶唯的粉絲,來支援哥哥的電影的。”一位帶著眼鏡的小女生在面對記者鏡頭時有些羞澀說道。
“全國各地都有我們組織的觀影團呦,這一次我們號召了十萬人呢!!!”同樣是一位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女孩子,扎著馬尾辮,很是驕傲的和記者炫耀著。
十萬人!?聽到這個數字記者第一個感覺就是不信,雖然最近兩年內地電影業有了復甦的跡象,但光憑粉絲的一腔熱情就能聚集十萬人?不過一想到去年《向左走,向右走》聶唯觀影團的驚人紀錄,記者心裡又有些不打底。
或許這幫孩子稍微誇張了一點,但可能四五萬人還是有的吧。
趁著採訪的間隙,這名記者走進了一家路邊的網咖,開了臺電腦,直接查詢起聶唯的關方網站。
如果放在以前,記者不一定一下就能找得到,但是自從部落格開始正式運營後,聶唯就很有目的性的開始聚集各地的粉絲,並且在部落格中專門開闢了粉絲專門的論壇,吸納了全國各地所有喜歡自己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且這個待遇不光是聶唯自己,也是所有認證明星都享受的權利。
所以此刻的部落格不光是全國最大的線上交流平臺,同時也是全國粉絲們最大的聚集地,不然你以為那上億的註冊人數是如何快速達到的,其實這幫孩子們在其中貢獻了著實不菲的力量。
開啟聶唯的專屬粉絲論壇的一霎,頓時就被裡面一排排加亮的鮮紅色帖子給驚呆了。
“冰城觀影團集結完畢,包下兩個大廳,一共六百五十七位兄弟姐妹,曬圖為證!”
“京都觀影團,二千七百人,截圖為證,支援聶唯,支援新警察故事!”
“京都的姐妹們威武,明珠觀影團,一千六百人,先看看我們小分隊的截圖,其他姐妹很快就會上圖。”
一張張截圖就彷彿是最佳的證明,為了較真,這名記者甚至把每一個帖子上提供的人數都算了算,十多分鐘後,看著擺在眼前的資料,這位記者內心那些懷疑已經全部都驅散的一乾二淨,因為這群聶唯觀影團的人數真的超過了十萬。
這一刻,記者只感到心跳加速,聶唯在他心目中的形象瞬間高大了起來,單憑這恐怖的粉絲號召力,聶唯讓他感到真心的佩服,更何況聶唯還有一直被人稱讚的演技,甚至堪稱神般的投資手段,這些光環加註在一個人的身上時,他怎麼可能會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