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說來話長, 簡單來講就一句話, 痴男怨女因為感情起了紛爭, 男的移情別戀, 女的發現後想要對付男人的新歡, 結果被對方反過來扒出了兩人無媒茍合的醜事。
事件的三方,一個是村裡的小夥, 一個是鄰村的姑娘,還有個就是剛來不久的知青張冬梅。
那鄰村的姑娘叫王春花,是涇柳村村長大舅子的女兒,兩個村子就隔了兩三裡地, 為此王春花經常過來村子裡也不打眼, 大家都道她是來串門的, 但事實上竄門只是幌子,會情郎才是真的。
那小夥就住在村長家隔壁,叫張大牛,他和王春花兩人從小就認識, 一來二去看對了眼。但是張大牛家裡比一般人家還要窮上三分, 他出生時父母就四十多歲了, 上頭五個全是姐姐, 現在家裡就靠他和他母親兩個人勞作,養著父親還有祖父母。
這樣的人家看著簡單, 但村裡知根底的人都知道, 張大牛的五個姐姐當初都是被一包穀子半袋米賣給了外鄉人, 否則那一家子在饑荒年月怎麼可能活得下來。
雖說這種事不稀奇, 但五個女兒全賣了就為讓兒子吃口稠的,一般人家也做不出來,那年月窮是窮,村裡賣兒賣女的也就這張家一戶,因此張家在村裡的口碑不算好,村長老婆又怎麼願意自己侄女兒嫁這麼一戶人家。
王春花和張大牛的事瞞住了所有人,直到張大牛看上了新來的女知青。
可能是覺得和王春花無望,張大牛看新來的女知青長得漂亮手裡又有錢,在家裡人的慫恿下就動了花心思,他平時獻殷勤最積極,張冬梅也願意給他好臉色,於是他就得意忘形,以為張冬梅對他有意思,於是就把王春花給冷落了。
而女人的直覺一向很準,王春花發覺不對後,暗暗觀察了一段時間,終於發現了張大牛移情別戀的事,於是就去找張冬梅的麻煩。
張冬梅吃了虧後記在了心裡,趕巧讓她看到王春花和張大牛拉拉扯扯往河邊去,於是她就找藉口說鋤頭落在了河裡,讓幾個小夥幫她去河裡撈一下,然後正在蘆葦蕩裡親熱的王春花和張大牛兩人,就被一群人結結實實地逮了個正著。
這樣的事發生在這樣的年月,往大了說就是作風敗壞,要遊街挨鬥的,往小了說,也許就一床棉被遮了羞。
按說事情發生在涇柳村,王春花又是村長家侄女,回頭趕緊給兩人把事情辦了,遮一遮不鬧大,兩個人都沒事。
但就那麼巧,不知哪個把風聲露了出去,被鄉裡抓作風這一塊的人知道了,當天就要下來抓人。
王家丟不起這個人,哪怕平日裡再疼這個閨女,臨了還是一碗農藥灌了下去,來了個一死百了,人死了來的人就交不了差,結果就把張大牛抓了去,安了個“侮辱婦女”的罪名,一同程式走下來,沒死也去了半條命。
張家人天天在家門口鬼哭狼嚎,又想盡了辦法要從牢裡撈人,可惜全都打了水漂。後來他們又上村長家鬧,可村長一家正憋了一肚子火呢,直接告訴他們再嚷嚷就把他們趕出村子,這才讓張家人消停了下來。
事情看似了結了,但並不算完。
轉眼到了年底,大隊裡把工分一結,每家每戶都開始準備起過年的事宜。
莊父依舊忙著給大家殺豬,而莊母一門心思給女兒置辦新衣服。這回莊熠另外給了她幾張布票,夠全家每人做一件了,不過莊熠說自己不需要,莊母也不打算給自己做,就還是按原來的想法,給莊父做一身,兩個女兒也每人做一身。
大半年過去,家裡兩個女孩都大了一圈,原本莊小琴和父母住一個屋,兩個哥哥住另一個屋,前些日子莊熠提出把他那屋中間隔一隔,讓兩個女孩住裡面,他住外面半間,莊父莊母也同意了,但問題是家裡一共三間房,往後肯定不夠住。
為此莊母對莊父頗有些怨言,當初分家的時候,莊老太說要跟著大兒子,這本來是人之常情,但她把田地房屋以及一頭耕牛幾乎全部的家當都留給了大兒子,分給莊父的只有這處原本當倉庫用的老宅。最初搬來老宅的時候,還不是現在這樣子,屋頂漏了好幾處,窗戶也全是壞的,除了個屋殼子,其他幾乎全部都要翻新,莊母跟著莊父吃了好幾年的苦,才總算把家裡弄得像個人住的模樣。
偏偏莊父這人記吃不記打,莊老太對他有幾分好顏色,以往的不公就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
莊母記得清楚,那年家裡剛能喘口氣,她就想過年的時候讓孩子們吃頓好的,於是她厚著臉皮從孃家借了點肉,準備用存下來的兩斤麵包一頓餃子。結果倒好,莊父特意跑去叫了莊老太來過年,說是有餃子吃,結果莊大伯家裡兩個兒子、倆個女兒,外加一個孫子全都跟了來,最後她那三個孩子別說一個餃子,就連一口湯都沒喝到,末了還被莊老太明裡暗裡罵,說叫她來過年竟然都不讓她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