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元姐兒這麼說,寶釵才知道剛剛元姐兒給她的首飾是她自己做的。一時又起身謝了一回元姐兒這才坐下來。猶豫了一息,解下身上的荷包送給元姐兒。
她沒面前這位表姐多才多藝,不過繡活還算拿得出手。
元姐兒的繡活比較特殊,在現在這種當今死活不願意退休的情況下,元姐兒是不會隨便將自己的繡品送人的。不過這並不妨礙她收旁人的繡活。
寶釵針線上下了苦功夫,雖然年紀小了些,不過繡活很是精緻。
元姐兒想了一下她同寶釵一般大時,正經還繡不出寶釵一半好呢。於是更加覺得這妹子不容易。
笑眯眯的接過荷包,隨手系在身上。元姐兒便小聲與寶釵說話。
屋子裡兩對姐妹都在各自說著貼己話,聽到薛姨媽與王夫人說起當今與癩.蛤.蟆之間不得不說的事時,王夫人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元姐兒。
她覺得稀奇古怪的事,但凡有元姐兒在場的,就跟元姐兒脫不開關系。
姐妹間閑聊,也不需要說得多較真。聽到薛姨媽提起這事,王夫人又想到當今對元姐兒的偏愛,撇了一下嘴角,有點指桑罵槐的說道,“誰說不是呢,什麼香的臭的都當寶。哪一日被狠狠咬上一口,他才知道好歹。”
這話聽著就有些味不對,薛姨媽眉頭一跳,不知如何接話的看向王夫人。王夫人自知失言,拿起桌上的蓋碗,輕輕地抿了一口。
抿茶時,見元姐兒極和氣的與寶釵說話,王夫人眼底閃過一抹詫異。
前兒鳳丫頭來府裡,也沒見元姐兒多熱情。怎麼寶丫頭就得了元姐兒的青眼呢?
於是王夫人又將視線看向寶釵。只看了一眼,王夫人便收回了視線。
若是寶玉還活著,以元姐兒疼愛寶玉的勁頭說不定二房也不會是現在這副樣子。
到底還是便宜了大房。
王夫人在賈珠傷了手臂以後,時常想到她當初生的第二個兒子。今天剛剛想起,老太太那裡就派了丫頭過來傳話。
“給二太太請安,給大姑娘請安。老太太接了史大姑娘來府小住,這會兒子都在榮禧堂那。老太太請二太太過去一道說說話。”那丫頭看了一眼元姐兒,到底沒敢多說什麼。
王夫人聞言眉頭就皺了起來,“老太太還叫了誰?”
“有大太太,璉二.奶奶還有...姑娘們。”
老太太只叫了二姑娘和三姑娘過去,只這會兒子二太太問,大姑娘就在旁邊,小丫頭眼珠子轉了轉,打了個花腔。
王夫人看了一眼薛姨媽和寶釵,剛要張嘴,卻被元姐兒搶了先。
作者有話要說: 這本書下個月完結,之後會寫不做炮灰換換腦子。專欄裡放了四個文案,如果沒有意外,新書會在十二月份連載。紅樓算上這本,賈家四姐妹就寫齊了。下一本寫啥,還是拿不定主意。
不作炮灰那本書,本來十一的時候是準備寫亂世佳人的同人文,可腦子裡都是年代文的思路,最後拖了許久,沒辦法就在不作炮灰裡先開年代文了。寫年代文之前,還問了家裡的老頭老太,然後一樣東西他們都能說出兩種解釋。
老太說七零年左右,她所在的村子都有玻璃窗。可老頭說七零年的時候,玻璃跟本不好弄,大多數是紙糊的。還有生活水平什麼的,跨省後差距真大。吉林,遼寧,內蒙都不一樣。還有就是窮的吃不上飯的時候,啥運動都沒有一塊餅子重要。
買了幾本參考書,看完後,更迷糊了。第一個印象就是南方的知青真的不如北方的知青過得好。南方暖和,一年四季閑的時候少。北方天冷,冬天的時候活少。但相對的南方的知青年底得到的比北方多。
ps:喵大寶趁作者不注意直接將作者新買的書咬壞了,追它的時候,這笨蛋跑得太快,剎車不及時的撞門上了。報應哦~,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