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這一次的計劃。
殺一個人,不過是頭點滴的事。可讓人永遠的生活在貧困中卻是讓人更加痛苦的辦法。
眼前彷彿已經看到了賴嬤嬤帶著一家老小沿街乞討的畫面,看著他們被人厭棄,被人欺負,賈璉便覺得這種感覺更能讓他有幸福感。
一時,姐弟倆又商量了一回細節。最後元姐兒看了一眼時辰,便打發了賈璉,自己帶著丫頭去榮慶堂用晚膳了。
賈璉轉年就要成親了,本就不適合留在內院。尤其是內院還有個王家的表姑娘以及心思叵測的賈母等人。
也因此到了飯點,元姐兒就打發賈璉回大房用膳去了。
賈璉現在比元姐兒更注意這些事情,自是不會主動往前湊。
自從那兩個良妾的事情發生後,賈璉算是明白了後院女人都願意朝哪個方向使勁了。
而這個方向也是讓他極為膽寒的方向。
且不說他想要的那種沒有妻妾爭寵,只有倆口子過日子的溫馨恬淡。只說他姐兒時刻讓他記得一夫一妻制度的霸氣手段,就不得不讓賈璉對齊人之福不敢奢望了。
泥嘛,他姐兒那爪子連大理石頭都能捅成棋盤子,他這小身板還是別挑釁了。
還有他媳婦,只要對著他表現出一副不高興,受了委屈的模樣,他就心疼得恨不得給她摘星星,摘月亮。
唉,做人難,做男人更難。
╮(╯▽╰)╭
花開兩朵,就在元姐兒和賈璉這對無良的姐弟正在滿心算計自家那些豪奴時候,從元姐兒院裡出來,王熙鳳心下有些無趣,便讓人收拾東西,她又看了一眼時間,等到了老太太午歇起身的時辰後,便帶著丫頭婆子去了榮慶堂。
按著之前想的套路,先跟老太太辭行。等從老太太那裡出來了,再去姑媽那裡告辭。
王熙鳳去了賈母那裡,理由都是現成了,說是叔父叔母給她來信,催她回家去,再不走天冷路滑怕是更不好走了。
王熙鳳有眼力,嘴皮子也利索。賈母就算是想要效仿王夫人算計王熙鳳,賈母也知道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雞飛蛋打,裡外不是人。
畢竟元姐兒回府了,她又與賈璉感情深厚,元姐兒要嫁的還是賈璉媳婦的表哥。種種前提下,賈母覺得就算是再完美的計劃,有元姐兒在,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既然不能一舉得勝,就更不應該打草驚蛇,輕舉妄動。
想明白後,賈母也沒太深留王熙鳳,讓鴛鴦取了些玩意賞了王熙鳳便罷了。
一時姑娘們除了二姑娘在大房用晚膳外,其他的都到齊了,賈母便帶著孫女和王熙鳳在保有王夫人一個媳婦的侍候下用了晚膳。
膳畢,打發王夫人離開,賈母又留了幾人說話。
探春這個年紀的姑娘,正經就是吃了睡,睡醒了再吃吃玩玩的年紀。
她年紀小,晚膳後也不用喝茶,一會作就打起了瞌睡。賈母見狀便讓人將她抱了下去。
之後賈母跟前便只有元姐兒和王熙鳳二人陪著說話。
元姐兒惦記著從司徒砍借人的事,一副意興闌珊,心不在焉的模樣,看得賈母心裡跟堵了什麼似的。
想到這沒兩天的功夫,元姐兒就將她重金聘回來的兩良妾打發去了皇家寺廟,心裡的火就燃的跟沖天炮似的。
壓了又壓最後賈母還是問了出來。
聽到賈母問那兩個良妾的事,元姐兒極氣人的回道,“老太太慧眼獨具,您挑的人自是好的。孫女什麼身份,讓她們給孫女做替身去佛前修行祈福,那是看得起她們。左不過家孝呢,留在府裡也是白費了米糧。再一個轉年璉兒就成親了,老太太很不必為他心疼。”
就算是娶了四大美人,家孝裡也得守身如玉去。
這麼一想,元姐兒就更覺得將人盡快打發走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
若是還在府中住著,哪怕是嚴防死守沒讓老太太算計到。可不管真相如何,只要老太太將賈璉在孝期留宿侍妾房中的訊息傳出去,旁的不說,賈璉的名聲就損了大半。
說不定等將來賈璉擋了誰的道,還有禦史拿著這件事情彈劾賈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