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左右看了看,什麼都沒說,只低著頭拿著帕子在臉上拭來拭去。
賈母見秦可卿不搭腔,也不敢對著秦可卿擺臉子,在靈前哭了一會兒便回了西府。
迎春和探春年紀小,元姐兒又身份特殊。於是這種族中比較親近的堂伯母去了,三人都先留在了府裡,而賈珠和賈璉便都跟著在靈前穿孝衣忙裡忙外當孝子去了。
第三天,元姐兒又跟前榮國府這邊的主子們一道祭拜了一番惜春娘,之後便再沒到東府這邊來。
臨走的時候,她倒是想要去看看惜春。可想到即便是她去看了,也不能做什麼,還不如不在這種時候多做糾纏。
以免踩了什麼人下的套子。
旁人她不敢肯定,她總覺得老太太和二太太還沒有放棄想要拿捏她的想法。
只她一個廢廢的親王妃,又是這麼個性子,真的有必要拿捏嗎?
想不明白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讓樓葉傳了話,去看看東府那邊有沒有司徒砍的人,若是有,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照顧一下自己那位隔房的堂妹吧。
但願這已經沒什麼軌跡可尋的紅樓,她能過得好一些吧。
始終覺得任由同情心泛濫的去多管閑事,最後一定會給這幫下凡歷劫的仙子們增加歷練難度。
就像是隻要哭個十來年就可以迴天上去的林妹妹,紅樓整成了這樣,也不知道這輩子她還能不能順利還淚了。
怕是白來一場了。
回到榮國府,元姐兒找出兩件相樣的擺件打發人給賈璉送去。
賈璉回屋見了,便明白元姐兒這是恭賀他考上舉人呢。
本來考上舉人,府中必是要慶賀一番的。大太太和綠柳連宴客的選單都擬好了,之前還說,等宴賓的前一天再將大老爺叫回來。卻不想因著這場喪事,這些個紅事都得給白事讓路。
元姐兒有些惋惜,但這種事情也不是誰樂意發生的。若是能活著,惜春娘怕是一定會活到看到惜春光風大嫁吧。
天氣一入冬,就離年節不遠了。年節前守孝,整個寧榮兩府這個年過得便會非常的冷清。
而正是因為元姐兒有小功的孝在身,她未來的婆婆便是想要召元姐兒進宮見一見,說上兩句著調的話都不行了。
之前元姐兒在宮裡的時候,陳妃的兩個兒子一直告訴陳妃對於元姐兒遠觀即可,若是遇到她有什麼困難可以適時的出手幫襯一二。再加上之前元姐兒在宮裡的時候,一直是當今釣魚的魚餌,陳妃以及陳妃的兩個兒子看得分明,又心中有數,所以都沒摻和起來。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害得原來的陳妃,現在的陳皇貴妃娘娘還沒好好的‘認識’一回她的大兒媳婦呢。
小兒子只笑不語,還催著她盡快給他哥將人娶回來。到了她大兒子那裡,她大兒子板著一張臉,也只說了一句母妃看著辦,早完事早省心。
可就賈家那姑娘的性子,是讓人省心的性子嗎?
她都做好她兒子可能這輩子要找個男人過日子了,現在竟然被賜婚了。
她都懵了好不好?
當今那麼稀罕那丫頭,怎麼就沒賜給小十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