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古董擺件, 元姐兒自然更喜歡容易脫手的銀子。於是當今的省心之舉, 到是成全了元姐兒。
將當今賞的銀子都存到空間裡,然後看著她這一屋子只能看不能動的擺設,在屋裡轉了兩圈後, 元姐兒嘿嘿一笑,又想出了個新主意。
第二日當差的時候, 就又拉著戴權的衣擺跟他商量了個事。
戴權一見元姐兒這樣,心裡就打怵。到底還是硬著頭皮問了她啥事?
元姐兒說她進宮也有幾個月了,特別的想家裡人。又聽說親哥哥定親了,所以想要讓人捎份賀禮出去。
只是吧,她在宮裡現在大小也算是有些排面了, 悄悄的送回去面子不好看。想要讓戴公公派兩個小太監將東西送到榮國府去。
這也是咱們禦書房當差的體面不是?
戴權心中呵呵兩聲,他還真沒看到體面在哪裡, 不過跟元姐兒之前幹出來的事相比,今朝這事也不算什麼大事, 戴權腹忖了一下此舉也算是讓宮外的人知道元姐兒受寵和有體面, 不違背當今的初衷, 便順勢答應了下來。
等到事後戴權知道元姐兒把什麼東西送回榮國府後, 當場就被元姐兒氣笑了。
元姐兒將她最近收到的後宮諸妃及皇子家眷送她的賞賜都打包給賈家送去了。
那些東西,人人都有份。不但榮國府有, 就是寧國府那邊元姐兒也沒落下。
元姐兒記得以前看紅樓的時候, 就有人提起過這賈元春不太會做人。
端午送節禮,沒送寧國府這個走的近的族長一家也罷了,可卻沒送榮國府真正的主人賈赦和邢夫人, 那這就有些個問題了。
當然了,說賈元春沒送的根據是襲人對寶玉說的那一段話。
老爺,太太,姨太太......
鳩佔鵲巢,還佔得這麼理直氣壯,只憑這一點,元姐兒便有些個自嘆不如。
不過說起這個端午節禮,元姐兒又發現了一個事。那就是大家都忽略了兩樣東西。
寶玉和寶釵的賞賜一樣,都是扇子,紅麝香珠,鳳尾羅,芙蓉簟這四樣東西。黛玉等姑娘們,則是隻有扇子和數珠兒兩樣。
‘數珠兒’這個詞,根據襲人的話分析,很明顯說的就是後來寶釵帶的紅麝香珠。然而因為曹大大在後面寫了一段寶釵帶珠串的旖旎情景,所以大家都以為黛玉沒這個,然後就忽略了另外兩樣東西。
做衣服的鳳尾羅料子,還有睡覺用的芙蓉簟涼席子。
其實這兩樣東西才是元春賞賜時給賈家諸人的暗示呢。
原著前八十回,賈元春一共賞賜給家中兄弟姐妹三次東西,一次是正月十五回家省親那會兒的新書等物。一次是讓小太監送燈迷時賞的家常物什。然後就是這端午的節禮了。也是因為這一次的賞賜,貴妃心中的寶二奶奶是誰,榮寧二府已然深知。
三次賞賜,前兩次寶釵,黛玉與賈家姐妹都是一樣的。而後面這一次,卻是單單將寶釵和寶玉單獨拎了出來。
也不知道曹大大寫香珠串的時候是隻想到了寶釵帶珠串的美麗,還是刻意迴避了衣服與席子這種只有夫妻間才會放在一起談的親密?
收回腹誹的心神,元姐兒想著已經姓王的寶玉,以及現在還在金陵打醬油的寶釵,心中卻知道原著中的情景怕是再也不會看到了。
將所有自己用不著的東西,元姐兒都讓人送到了榮寧兩府。
雖然按著人數,最後還是榮國府佔了大頭,但到底讓寧國府的人也高興了一回。
說了一句,元姐兒發達了沒忘本。
而在榮國府這邊,旁人且不提,只說王夫人的臉卻是黑得不能再黑。因為元姐兒讓小太監送東西回來的時候,是寫了分髒明細的。那上面她給旁人的東西加到一起,也才堪堪和給賈璉的東西齊平,這如何不叫王夫人氣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