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賈母一直擔心元姐兒主意太正, 將來不服管束。將來進了宮, 得了大富貴,身份上去的同時,再不將她放在眼裡。現在有了這麼一件事情擺在這裡, 將來若是元姐兒不聽話,她就拿此事做為要挾, 就不相信元姐兒敢不就範。
想到這裡,賈母便覺得這件事情也不用所有人都封口。將這些人全都妥善看管起來,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看一眼跪在地上的抱琴,賈母心念轉動間,也覺得不能讓這個丫頭跟著進宮去了。
一來防止這個丫頭將來在宮裡做出背主的事, 二來嘛,也省得元姐兒在宮裡將這個丫頭摁死, 再來個死無對證。
“抱琴這丫頭心大了,再不能留在你身邊了。元丫頭不要難過, 老太太自然是相信你的, 不過是順便問一問罷了。鴛鴦, ”拍拍元姐兒的手, 賈母安撫的說完就轉頭叫了一聲鴛鴦。
鴛鴦聽話的上前,半低著頭等賈母吩咐。
賈母這人比王夫人大方多了, 她賞人的時候一般都是頭面首飾布料和金銀錁子, 不像王夫人幾十年如一日的舊衣裳。
於是這會兒為了安撫‘受了委屈’的大孫女,賈母又拿出了兩套她嫁妝裡的首飾賞給元姐兒。
元姐兒看著賈母那副自然到不能再自然的言行舉止,心裡犯寒的收下賈母的安撫。然後半垂著頭裝老實。
當今一定不知道, 為了家族的興衰,有人會這麼拼。寧願將疑似有病的孫女送進宮也不想要督促子孫上進。
同情一把可憐的皇帝,元姐兒看著賈母不改慈愛的嘴臉還是覺得有些心肝亂顫悠。為了達到目的,真的不怕她哪一日‘犯病’了,將當今或是宮裡的某些宮人給宰了?
要知道十歲就能派人砸自家廚房的人,性子一定不會太溫柔。
白日裡低眉順眼的當奴才下人,說不定晚上做夢的時候就是翻身奴身把歌唱了。
再次抬起頭,洽巧看見賈母給賴嬤嬤使眼色,然後將抱琴打發出去時的冷漠,元姐兒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冷顫。
老太太就是老太太,她還是輕著點作吧。不然真可能不等進宮,就將自己的小命作沒了。
打定主意以後要乖一些的元姐兒,更是將裝乖賣巧發揮到了極致。這也讓賈母更加的滿意自己的決定。
瞧,都不用她站出來扮黑臉,這孫女不就乖乖的聽話了嗎。
抱琴被賴嬤嬤帶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到元姐兒的房間。不過元姐兒本身對她也沒多少感情,她離開也好,留下也罷,對於已經人滿為患的元姐兒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賈家下人的嘴,從來都是無風能起三尺浪。司徒砍深知賈家下人什麼都敢說的‘本事’,到是為元姐兒提了幾天的心。
賈母不是沒有手段的內宅婦人,雖然老了以後,有些懶怠那些事,不過她要是想要做什麼,也能做得很幹脆利落。
在初一晚膳前賈母就聽抱琴說起了元姐兒的‘病’,因為不相信,還特特將這一次跟著元姐兒出去的所有丫頭婆子都叫到了榮慶堂問了個仔細明白。
等聽完了所有人的舉證說明後,賈母便讓人將這些人以及她們的家人都悄悄的送出了府,關進了賈家某個比較偏遠的莊子上。隨後沒幾天,抱琴也被送到了那裡。於是就算是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內幕’的賈家下人,也不敢吱聲傳流言了,就怕也像那些人一樣‘生死未蔔’的失蹤。
哪怕心底揣著這麼一個天大的秘密,但趨吉避害是人之常態。他們不但不敢說出去,就是有人提起這個話題,他們都是不敢多聽一個字的。
這讓早就做好成為新流言女主角的元姐兒都有些哭笑不得,更別提一直關注著元姐兒和榮國府的司徒砍了。
知道元姐兒在法源寺裡裝夢遊的事情只要回到榮國府,一定會被榮國府的老太太知道,司徒砍還擔心這位老太太會更加的折騰元姐兒。等到他盯了幾天榮國府那邊的訊息後,才發現人家老太太並沒有放棄送這個孫女進宮的打算。
一瞬間,他都替他坐在龍椅上的老子心疼。
泥嘛呀,這也太狠了~
送個‘有病’的孫女進宮,這是恨不得改朝換代咋的?
╮(╯▽╰)╭
相較於榮國府這邊的安靜,陳府那裡就有些個不太平了。
正如陳之岸所希望的,初一閨女被人輕薄,初二一早,還沒下朝呢,整個京城都知道了他閨女與二王爺共處一室的豔聞。
面上一副怒極攻心的樣子,內心卻充滿了歡樂。
二皇子這事幹得不地道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