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與元姐兒身邊一幹侍候的人卻不知道元姐兒是怎麼想的,看著元姐兒這模樣,再看一眼明顯比以前元姐兒自己用午膳降了好幾個檔次的午膳,抱琴猶豫了一下,問元姐兒要不要去給二太太請安。
元姐兒掃了她一眼,什麼也沒說的進了內室。
元姐兒將自己每日的那盆冰都用在午睡這個時辰上。好好睡一覺,下午才有精神聽於嬤嬤嘮叨。
宮裡的那些規矩,元姐兒要學兩套。
一套是當宮女下人的,一套是當主子娘娘的。也因此,元姐兒的學習任務非常的繁重,偷懶的時間幾乎沒有。
至於去看王夫人?
元姐兒可沒那個心情。
王夫人管家,她閨女啥待遇她能不知道?下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現官不如現管。那些下人管如此怠慢她......估計現在還沒吱聲,不是老太太給她通了訊息,就是她想著在最關鍵的時候出來收買人心,來個漁翁得利。
無論是哪一種,元姐兒都沒那個功夫去跟她玩這種遊戲。
旁的不敢說,榮國府只要還沒放棄養一家紈絝然後賣女求榮的持家方針,她就不擔心老太太和王夫人對她做什麼事。
怕是連臉面都不會正面下一個呢。
翻了個身,元姐兒有持無恐的準備睡午覺。屋裡冰盆再加上窗戶外陣陣的軟風,倒還比夜裡好睡一些。
不過,
“抱琴,你拿著扇子站在冰盆前,風太小了,熱的我睡不著,你扇會扇子。”
抱琴放下床幔的手頓了頓,然後一臉不情願的拿起元姐兒屋裡的扇子站在冰盆前給元姐打扇子。
元姐兒面朝裡的勾了勾唇角,就是不回頭她也能想到抱琴現在的表情。
昨夜讓她送鴛鴦,誰能想到她竟然真的一直送到了老太太的內室。既然跟老太太表了忠心,那她使喚老太太的人,可是一點都不心疼呢。
這幾年因為有於嬤嬤在,所以元姐兒明面上沒有收買府中什麼人,但是藉著於嬤嬤的手,卻也在府中多了不少的眼線。
而那些眼線在回話的時候,也不會直接對元姐兒說話,人家會找了時機去於嬤嬤那裡回事,然後於嬤嬤再在教導元姐兒規矩的時候,小聲的將府中的大小事情告訴元姐兒。
就像抱琴昨夜去賈母房裡表忠心的事,今天上午在學規矩的時候元姐兒就聽於嬤嬤說起了。
拋開抱琴,元姐兒又想到了自己的年紀,離進宮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老太太勢必會讓抱琴跟著她進宮。
她可不想身邊多個別人的眼線,那一舉一動還有什麼隱秘性。
整個榮國府,她也就相中了一個姓金的鴛鴦。
可惜這丫頭今年才五歲,就算是現在交給於嬤嬤教養,也不知道五年後能不能出徒。
其實對這個丫頭,元姐兒也是多有微詞的。
看原著時,她就覺得這個丫頭並不喜歡黛玉。整本書都沒有過多的描寫過她與黛玉之間有什麼往來。
再一個到了後期時,黛玉在榮國府裡處境艱難。元姐兒不知道是賈母真的不知道,還是她告訴了賈母,賈母選擇了無視。
但現在看來,整個榮國府倒只有這麼個丫頭,讓她看在眼裡了。
其他的,要麼是沒出生呢,要麼也才是一歲左右的奶娃娃。
元姐兒是打定主意不帶丫頭進宮的,這樣等將來司徒砍帶她出宮的時候也能更掩人耳目一些。
她可以生病暴斃,難道她的丫頭也會跟著她一起生病暴斃?
宮裡宮外的人,還不得以為出了啥傳染病呀。
不過不管怎麼說,元姐兒都決定回頭想辦法讓於嬤嬤將金鴛鴦收到眼前,先當個小丫頭侍候於嬤嬤。
若是品性真的不錯,將來離開榮國府的時候,就讓她一直跟在於嬤嬤身邊侍候於嬤嬤,若是品性一般,那她就不管了。
迷迷糊糊睡了半個時辰的午覺,元姐兒便被叫了起來。重新洗漱梳妝,元姐兒又換了身衣服便去小跨院裡的花廳上課去了。
宮中侍候,最要緊的就是站姿與站功了。所以這兩年元姐兒聽課,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是站著聽。
人一累,心情就不會好。這麼熱的天,一站就是一下午,心情能好才是怪事。沒有表現出暴躁的一面,那還是元姐兒拼命的壓著火氣。
下午廚房並沒有送點心過來,元姐兒因著天熱倒胃口,倒也沒察覺出來。可等到晚膳的時候,元姐兒看著那比午膳還要簡薄的晚膳,火氣直往上湧,壓都壓不住。深吸一口氣,勾了勾嘴角,元姐兒轉頭看向她房裡侍候的媳婦和丫頭。
“抱琴,你帶著張嫂子,李柱家的,還有咱們院裡幾個丫頭去將廚房給本姑娘砸了。”說這話的時候,元姐兒還親自起身去內室抱了個匣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