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酒廠的選址距離火車站並不遠,安易只需要步行一會兒便能到達。
雖然近水鎮周圍也有著許多山,但整體相對寬敞很多。
但是少了落夕鎮木屋的特殊格調,讓這裡看上去有些老舊。
自從上次選址時來過一次後,安易再也沒來過這裡。
中間的翻修和安裝裝置,安易更是沒有見到。
再次看到酒廠,安易覺得非常驚奇,因為這間曾經破破爛爛的老倉庫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老倉庫的外觀被完全翻新了一遍,全新的木板粉刷著淺色的油漆。
房子正中的位置,畫著非常大的落夕精釀標誌。
從外面看上去,這裡已經完全是一個非常具有現代化小型精釀工坊感覺的建築。
一旦落夕精釀真的可以做得不錯,這棟建築將成為金水鎮的代表建築之一,安易對此深信不疑。
酒廠有兩個門,右邊的門是一個類似餐館的雙開玻璃門。
而左邊是一個凹進去的空間,配合著樓梯,可以停放貨車直接裝車卸貨。
安易走到那個雙開玻璃門前,推門走進去。
門的對面便是一個有著落夕精釀標誌的牆壁,牆壁左側可以進入到裡面的空間。
那個空間是細長形狀,設定了一個很長的吧檯,配有吧檯凳。
這是國外酒廠普遍存在的體驗空間,不僅可以讓客戶體驗,還可為來酒廠的愛好者提供一個有償嘗酒的區域。
長吧檯對面的牆壁上有幾個空白的海報位,安易明白這些海報應該也需要他來設計。
但目前這個區域還有些施工留下的痕跡,而且酒頭上纏繞著保護塑膠膜也沒有揭開。
沿著長吧檯走到盡頭是另一扇門,這扇門內有一個更衣區域,走出更衣區域後便可以進到酒廠內。
整個釀酒車間被裝修得十分乾淨簡約,車間直通屋頂,在二層位置設有窄走廊,可以觀察大罐內的發酵情況。
車間地面鋪著淺色瓷磚並設有排水渠,屋頂還有幾扇精緻的密封窗戶,可以採光,也可以保溫。
整個車間大致被分隔成兩個區域,一個區域存放發酵儲酒罐——五個五百升酒罐、五個一噸容量酒罐共十個。
發酵罐整齊的排列,一直延伸到空間的深處,看上去已經頗具規模。
另一個區域是釀酒的裝置區域,裡面的三器兩體式釀酒糖化裝置同樣有著兩個巨大的罐體。
甚至需要在中間架設一段階梯,才能操作這個裝置。
兩個罐體分別承擔了糖化麥芽、洗糟和煮沸麥芽汁的功能。
釀酒的隔間內還有一個小的隔間,有一臺麥芽粉碎機,專門用來將麥芽粉碎。
在釀酒區域的最裡面,是儲水與淨化水的大型裝置。
這些水有兩個用途,其一是淨化水後用來釀造啤酒,其二是冷卻水後用來給發酵罐維持發酵溫度。
車間內的地面上管道雖然繁多,但都以最合理的方式排列著。
管道在各個罐體和裝置之間連同,每個裝置前都有單獨控制流通的閥門。
朱曉迪已經盡一切可能將這裡做得精緻,並且有著濃濃的極客感,與主流的精釀精神相契合。
而她此時正坐在釀酒糖化裝置的階梯上,看著手機螢幕。
聽到安易進來,她起身走下來,並整理了一下衣服。
今日的朱曉迪身著一件短袖體恤衫,和一條揹帶褲。
“感覺怎麼樣?”朱曉迪問安易道。
“你這得花了多少錢來改造啊?!”安易不禁問道。
朱曉迪表情複雜地微笑道“我自己拿了一部分,父母贊助了我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