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易搬到落夕鎮已經快過去一週了,這天早上鎮長杜雲諫帶著一位中年女性來到麵包店中。
“這位就是落夕鎮小學的校長王老師,我們是為了季瑞秋上學的事情來的。”杜雲諫告訴安易道。
很快,幾個人便敲定了瑞秋上學的事。畢竟這是一個很小的鎮子,並沒有什麼麻煩的事情。
瑞秋可以進入落夕鎮小學的一年級,接著她之前在城裡小學的課程繼續學習。
雖然一年期的上學期就要結束了,但學校還是將瑞秋安排進了班裡。
並且在瞭解到瑞秋因為家庭的變故耽誤了一些課程後,王校長還特意安排了老師為她單獨補習。
瑞秋第二天就可以去上學了,雖然很後悔沒能把落夕鎮逛完,但是安易答應每個週末都帶她去玩。
安排完瑞秋上學的事情後,安易送走了杜雲諫鎮長和王校長。
回到麵包店中,安易也鬆了一口氣,畢竟瑞秋這個年紀還是要以學業為重。
並且瑞秋開始上學後,安易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到另一個空間的山谷和翻修他的老房子。
最重要的是,安易覺得自己為了孩子的事情,麻煩了鹿眠太多次。
自從上次在醉酒後給鹿眠那一通“深情感謝”後,安易看到鹿眠雖多了一些親切,可也有一絲尷尬。
“瑞秋小朋友就要去上學了,這可是一件大事!看來我們要去廟裡拜一拜了!”鹿眠對安易和瑞秋說道。
落夕鎮山坡的山頂上有一座廟,供奉著一尊山神,但因為年代久遠甚至沒人知道山神的名字。
這座廟以前曾是個寺院,住著一些苦行的僧人。
最初來到落夕鎮開荒的一部分人,因為挨不過寒冷的冬天只能去到寺院裡求僧人收留他們。
僧人幫助這些人度過了第一個冬天,也幫助他們在山谷中慢慢建立起了這個小鎮。
徹悟之峰的名字就是由最早來到這裡的僧人所起的。
相傳在古代,兩支軍隊在徹悟之峰的群山進行了一場大戰,將山峰下的一個湖泊都染成了紅色。
最後兩隻軍隊都只剩下了很少計程車兵,他們一直在僵持著,從一個山打頭到另一個山頭。
就這樣一邊打一邊休息,過了很長時間,兩隊計程車兵越來越少,僅存計程車兵一直打到了徹悟之峰的峰頂。
慢慢地,他們甚至忘記了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他們突然意識到再這樣繼續下去沒有任何意義,就像是徹悟一般他們停止了戰鬥。
活下來計程車兵們來到徹悟之峰下的山上建造了一個寺院,開始了修行。
後來因為這裡艱苦的條件,全國的苦行僧都會徒步到這裡來修行,以達到徹悟的境界。
徹悟之峰下的那個曾被鮮血染紅的湖泊被命名為“渡世灣”。
附近的幾座山也因這段歷史程序被分別命名為“隱戰山”、“隱耐山”、“忍隱山”和“冷山”。
而冷山最高的山峰,就是徹悟之峰。
隨著小鎮的開發,僧人漸漸離開了這裡,落夕鎮的居民為了感謝他們將寺院保留下來改成了山神廟。
在鹿眠的強烈要求和在瑞秋的好奇心下,安易只能答應了她們。
下午時分,鹿眠直接關閉了店鋪,帶著父女兩人沿著山坡上的小路,向山頂進發。
小路由大塊的石板鋪成,路的兩旁是密密麻麻的松樹林。
雖然已經到了初冬,但松樹林中依然有著淡淡的松木香氣。
石板路上散落著落下的松針,幾人踏著松針、撿著松球向上走去。
山神廟並不大,一個古色古香的圍牆內,可以看到一座古代的中式建築。
三人走進院子,院子的中央是一棵擁有百年樹齡的古老松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