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洲各大列強打交道的事情上,胡震要求華夏帝國政府各部門堅持使用“外王內聖”的原則。
但這個對外的“王道”,胡震從來就不打算採用華夏文明延續了幾千年的仁義道德,而是學習歐洲幾百年來的外交習慣和規則。
因此,一邊要與英吉利帝國談判,一邊派出大軍進攻澳大利亞,並且派出航母艦隊偷襲蘇伊士運河。
當雙方正在開始在江山號貨輪上談判的時候,華夏帝國的艦隊在鄭定邦的指揮下抵達紅海。
早前放飛的偵察機向艦隊發回一條電訊:“前方蘇伊士運河紅海出口發現打著英吉利旗幟的巡洋艦一艘,巡邏炮艦兩艘!”
鄭定邦幾乎是不加思索,便向艦隊下令:“魯班號的24架轟炸機和24架魚雷機立即起飛,由盧勝安中校指揮,衝上去炸沉它們!”
已經全部準備就緒的魯班號上的轟炸機和魚雷機立即一架接一架地起飛,衝上天空,組成空中編隊向蘇伊士運河出海口飛去。
以總數達到48架的飛機去打擊敵人的三艘艦艇,怎麼看都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但鄭定邦決心遵照皇帝胡震要求慎重初戰的原則,在遠征蘇伊士運河的第一戰中,全殲遇上的敵人艦艇。
盧勝安中校是華夏軍中最早的飛行員之一,已經有好幾年的駕駛飛機經驗,參加過東北戰區轟炸倭國陸軍、南海大戰、殲滅印度洋艦隊的戰鬥,作戰經驗非常豐富。
此刻,盧勝安中校指揮著魯班號航母上起飛的航空隊,僅僅二十分鐘時間就發現了蘇伊士運河出海口的三艘艦艇,當即下令:“……第一波三個魚雷四機編隊,各攻擊一艘敵艦。”
十二架魚雷機像鷹隼一般,向三艘敵艦呼嘯撲下。
“空中飛行器!”當機群巨大轟鳴聲在空中響起的時候,英軍三艘艦艇已經有所察覺了,傳說中的空中惡魔突然出現在面前,英艦上的官兵驚慌失措地不知道該做點什麼才好。
英軍中不乏聰明人,立即就想到問題的嚴重性:“小心,這空中惡魔會發射魚雷和投擲炸彈!”
艦長們聲嘶力竭地吼叫起來:“趕快規避!”
但是,該怎麼規避,角度應該怎麼調整呢?面對這前所未有的進攻,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麼做。
在英軍嘹望員的眼睜睜之下,十二架魚雷機俯衝下來,掠海飛行到敵艦的三百米外,投下了六枚350毫米口徑魚雷。
第一波攻擊的魚雷機中六架戰機以三個雙機編隊投擲下六枚魚雷,形成了六道迅速延伸的水線,向敵艦衝去。
“規避魚雷!”
英軍不熟悉飛機的進攻方式,但對魚雷卻是非常熟悉的,感覺一下子就上來了,在艦長的指揮下,各崗位緊密配合以嫻熟的技術地操縱著將艦首指向魚雷衝來的方向,並且以重機槍和所有炮火向魚雷機飛來的方向猛烈開火,企圖將飛機打下來。
但是,當英艦完成轉向的時候,又有六架魚雷機以三個雙機編隊從側翼空中衝了下來,分別向三艘敵艦發射了六枚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