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帝國從面甸仰光機場起飛了三十架重型轟炸機,越過海洋進入英屬印度殖民地後,英屬殖民地當局立即收到了這個驚人的訊息。
但英屬印度殖民地當局根本沒有一個完整的防空體系,更沒有任何防空經驗,這種神秘的空中飛行器來了,只是眼睜睜地看著飛機在天空中飛,甚至不懂得怎樣提前去通知飛機前進方向的地方防範。
事實上,這個世界第一大國、第一強國並沒有任何對空防範手段,飛機過後應景似的起飛幾艘飛艇來做做樣子。
這些飛艇不論是飛行高度,還是飛行速度都不是飛機的對手,就是飛行高度、速度達到了,也在武器系統、戰鬥經驗上根本不是華夏軍的對手,還是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從頭頂飛過,任由頭頂飄下來無數的宣傳單。
過了半天之後,才有頭腦靈活的英吉利官員想起,要將這些會影響英吉利殖民統治的宣傳單收繳回去銷燬。
但是,華夏帝國戰略忽悠局的人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相當一部分宣傳單懸掛在氣球下面,從幾千米高空散發出來後,在風力的吹送下,飄落的範圍極其廣大,有的漂到了五六百公里外的地方。
這讓殖民地當局不知道華夏軍發放了多少宣傳單,也不知道宣傳單都落在那些地方,就為這些紙張疲於奔命,花了大半個月才收回三千萬張宣傳單的一半,這是給印度殖民地統治崩潰打響了第一炮。
不過,華夏軍的三十架重型轟炸機投擲下宣傳單之後,便不再去管其他事情,而是使用簡易導航系統導航,飛越了印度大陸上一千六百多公里的上空,順利進入孟買港口的上空。
華夏帝國的情報人員,早就繪製了孟買港口詳細的地圖,重型轟炸機隊所有的機組都將其爛熟於心,一進入孟買港口附近空域,立即開始下降高度。
尹天翔一直使用使用高倍望遠鏡觀看,這個時候,他發現了一個不妙的情況港口附近升起了幾十道高大的煙柱,正在向外海衝去。
很明顯,英吉利人對重型轟炸機隊的到來,還是有一些警覺的,現在印度洋艦隊正在逃離狹窄的港口區!
“各機組立即按照預定計劃,使用四號方案,拋掉副油箱,立即進入轟炸敵人艦隊!”
為了殲滅印度洋艦隊,空軍集中了一群優秀的軍官,對各種情況進行了分析,並且制定了多個詳盡的對應方案。
印度洋艦隊逃離港口的情況,也當然有應對的方案。
在下降高度的同時,重型轟炸機隊立即分成兩隊:一隊十八架,背靠著陽光,直衝敵人艦艇;一隊十二架,在空中稍作盤旋,作為預備隊隨後跟進。
這重型轟炸機本來可以攜帶八枚250公斤的航空炸彈,但是裝上加大航程的副油箱後,只能攜帶四枚250公斤炸彈,而在攜帶了500公斤宣傳單之後,只能攜帶兩枚炸彈了。
這是壞事,但在投擲了宣傳單和副油箱之後,反而變成了好事了。
機體沉重的重型轟炸機此刻降低高度,俯衝下去的時候,飛行員明顯覺得操縱起來輕便多了。
“上帝啊,這是魔鬼的空中飛行轟炸機器!”
自從南海一戰之後,全世界的軍隊都為華夏帝國的空中艦隊所震撼,也都在瘋狂地獲取和研究華夏軍的先進的軍事科技情報。
華夏軍雖然進行嚴格的保密制度,但任何先進武器一出現在戰場上,就不能保密了。
因此英吉利軍隊還是或多或少得知了一些華夏軍空中飛行艦隊的秘密,印度洋艦隊戰艦安裝了更多的高射機槍、小口徑速射炮之類的防空武器,還準備了一些針對性預防措施,進行過一些演練,其中有一條,就是看到華夏軍的飛機時,一定要疏散隊形,並且離開狹窄的港口,在廣闊的大海上,實行機動規避,以逃避空中落下的炸彈。
華夏軍的重型轟炸機隊一路西進,印度殖民地當局琢磨了很久,才終於弄明白有可能最終目標是印度洋艦隊,在重型轟炸機隊已經逼近了孟買港口的時候,才急匆匆地發電報通知印度洋艦隊。
印度洋艦隊指揮官桑德斯中將接到電報後大吃一驚,急忙命令艦隊所有戰艦立即啟動蒸汽機,衝出港口外的外海,疏散躲避轟炸。
但是印度洋艦隊大部分戰艦才發動起來,重型轟炸機隊的隆隆聲音已經出現在孟買港口的上空了。
黑壓壓的飛機編隊一出現,就給從來沒見過飛機的印度洋艦隊官兵造成極大的恐懼和慌亂。
“快跑啊,不要講什麼隊形了,誰能先跑就先跑出港口去!”
一艘350噸的驅逐艦將航速開到最大的23節,竟然一頭撞上了一艘慢騰騰的後勤運輸船,使得運輸船上的成噸炸藥發生了猛烈的爆炸,將驅逐艦和和運輸船炸成無數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