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岩判斷鄂軍太平洋艦隊可能已經被華夏軍打敗了,急忙下令倭軍趕快離開海參崴城區,但一切都已經遲了。
此時已經完全天亮了,城區中的倭軍此時奔跑著,恰好是暴露在華夏軍的炮火之下。
上千門火炮的炮口指向倭軍,噴射來密集的死亡風暴,橫掃倭軍的行動隊伍。
倭軍只好隱藏在附近的民居里面,但是,華夏軍的炮火將那些民居也一起連片給徹底覆蓋了。
倭軍所到之處,除了死亡之外還是死亡。
歐特巴羅夫聽說倭軍從城區向城外撤退,頓時大怒,命令守軍使用大炮、重機槍對倭軍隊伍進行阻攔射擊。
結果,倭軍受到鄂軍和華夏軍的兩面夾擊,死傷慘重,毫不遲疑地進行反擊。
倭軍的武器多是從鄂軍武器庫領取的老舊武器,射速慢、射程短,要對佔據炮臺碼頭的華夏軍和艦隊進行射擊,那是做不到的,但對海參崴城區中的鄂軍卻是造成很大的威脅。
倭軍和鄂軍的戰鬥很快就由城內蔓延到城外。
城外的倭軍兵力眾多,但武器極少,而鄂軍兵力極少,但卻有完好的炮臺群。
雙方在城區裡發生戰鬥的訊息一傳出來,鄂軍毫不遲疑地使用炮臺上的大小火炮、重機槍向倭軍人群進行掃射。
倭軍的那一點步兵武器,只能用作單兵自衛用的,哪裡能對付得了堅固的防禦陣地裡的鄂軍炮轟機槍掃射?
不一陣功夫,城外的倭軍也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了。
倭軍與鄂軍的爭鬥行為,自然也會落入華夏軍的眼中。
胡震獲悉這個訊息後,立即下令:“抓住機會攻進海參崴的殘餘炮臺,並且讓第四梯隊的騎兵出動,包抄倭軍與鄂軍的側後,將他們來了個一鍋燴了!”
華夏軍登陸海參崴除了前三個梯隊都是步兵之外,還船運來一個第四梯隊,是兩個騎兵師的兩萬多人馬。
這騎兵師的編制有三個騎兵團、一個騎炮團、輜重營、工兵營、特戰隊,共一萬多兵力,一萬多匹戰馬。
本來,在南洋時代,華夏軍處在南方赤道附近地區活動,很難有建立騎兵部隊的條件,而後來隨著汽車的發明和大規模生產,按胡震的想法,華夏軍將直接進入機械化時代,使用裝甲坦克、汽車為動力運輸部隊,不再建立以牲畜動力的騎兵部隊。
但進入華夏本土之後,廣袤的領土上多沒修建有給汽車行駛的公路,而且,汽車、裝甲坦克的產能不足,石油化工發展也制約了軍隊機械化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胡震同意建立二十個騎兵師,以在大規模實現機械化之前用於快速機動作戰只用,分別配屬於三個戰區:
西北戰區十個騎兵師十萬人馬、北方戰區六個騎兵師六萬人馬、東北戰區四個騎兵師四萬人馬。
目前,北方戰區、東北戰區已經各有了一個騎兵師,此次全部用在海參崴戰場,以期快速奪取海參崴,奠定東北戰區的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