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我們華夏帝國的有非洲迪加布王國,北美洲印第安自治區,他們駐京城的代表都對我們說,隨時可以給予我們任何支援,包括派出軍隊和我們並肩作戰!”
眾人沒有作聲,胡震也沒有作聲,這兩個盟友雖然真心支援華夏帝國,但以他們的實力,幾乎沒有可能提供什麼實質性的支援。
“好了,由總參謀部彙報軍事形勢!”
聽到胡震的指令,蘇文質站起來,走到一幅早已經懸掛好的地圖前前,伸出一條小教鞭,指著地圖說:
“根據我們獲悉的情報,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雖然口頭說要保持中立,但昨天開始,集結他們遠東殖民地的艦隊在馬六甲、南海一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與鄂羅斯的宣戰書僅僅隔了一天,其支援鄂羅斯的態勢不言而喻了,這使得我們的海軍不得不分出很大一部分力量留守南洋工業發達的區域,以保證我們的工業產品後勤輜重供應基地不受威脅……”
眾大臣中有人終於忍不住了,不由得呸了一聲。
“……倭國困守高麗半島的軍隊還有五十多萬人馬,現在正蠢蠢欲動,據情報,倭軍徵集了高麗半島上百萬青壯年,並與鄂羅斯軍隊聯絡,要求提供武器裝備彈藥和糧草,隨時會向北侵犯我華夏帝國的國土……”
眾人聽了,都覺得一陣緊張,胡震一意孤行,沒有殲滅這股倭軍,放任其在高麗半島為所欲為,致使到現在關鍵時刻,多了一個難纏的敵人。
誰知胡震卻對此嗤之於鼻,他現在甚至不願意說一句話,他心裡清楚,倭國裹挾高麗半島百萬青壯年北上,那只是來送死的,自己的華夏軍一定會將他們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海,卻不用受到任何道德的譴責,這意味著永遠解決高麗半島的機會已經到來了,看來袁世凱這個高麗倭國全權大臣要發揮作用了。
蘇文質理會眾人的反應,而是指著地圖說:“……據悉,鄂羅斯軍隊已經發布了通報,正式組建西伯利亞、貝加爾、遠東三個方面軍,任命了司令官……根據截獲的情報,鄂軍將兵分三路進攻,其中東北方向有不凍出海口,從現有掌握的情報看,將是鄂軍的重點進攻方向!”
蘇文質退下後,胡震道:“眾愛卿,我們怎麼辦,請諸位不拘一格地討論一番。”
張之洞第一個站出來,說:“皇上,既然鄂羅斯對我華夏帝國宣戰,我們也只能以牙還牙,對鄂羅斯宣戰!”
“皇上,臣附議!”帝國議會議長李浩然站出來對張之洞的提議予以支援。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亦附議!”
“臣……”
除了李鴻章,幾乎所有人都表示要強硬地對鄂羅斯宣戰。
這給胡震看到了,問道:“李愛卿,你是帝國首相,對此有何看法!”
李鴻章出來拜伏道:“皇上,兵兇戰危,宣戰之事關國家生死存亡,此事要謹慎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你的意思是什麼?”
“皇上,鄂羅斯既然已經宣戰,我方迎戰即可,不必宣戰,表明釁不由我開,我方只是被動迎戰罷了,但不影響我方採用的任何作戰方略和行動。”
李鴻章的意思是,華夏帝國不用宣戰,跟另外一個時空的蔣委員長如同一轍,和小倭國打了幾年戰爭了,一直等到倭國偷襲珍珠港,才正式對倭國宣戰,打算給雙方談判留有餘地,不用死磕到底。
李鴻章是清廷的官僚中對世界個強國最熟悉的人,其十分清楚中外的力量對比,因此每一次對外戰爭中都抱著謹慎的心態避戰,以爭取時間發展國家實力。
當然,這是一種無奈之舉。
在胡震看來,李鴻章雖然適合內政管理提升國家實力,但對華夏軍的實力還不是很瞭解,特別對自己是個穿越者更是一無所知,他現在那看上去是老成謀國之策,顯得太過軟弱。
如果自己連對打上門來的敵國都不敢宣戰,如何凝聚民心民氣,如何向百萬華夏軍交代?
胡震聽了,立即否決李鴻章的建議,搖頭說:“李愛卿,朕知道你這是老成謀國之舉,但老毛子都欺負到了家,朕連宣戰詔書都不敢下,這顯得華夏帝國太沒骨氣了?
朕決定了,這宣戰詔書一定要下,要和鄂羅斯打到底,朕不但要集中全國之力,打敗鄂羅斯的軍隊對華夏本土的進攻,還要將蘇武牧羊的北海奪回來,將整個西伯利亞奪回來,讓我華夏民族有廣闊的生存空間,讓華夏國土至北冰洋皆無敵國威脅勢力的存在……”
李鴻章不說話了,張之洞問道:“皇上,宣戰詔書如何起草?”
這老張同學是起了心思了,他是想自己文采飛揚,不妨將起草宣戰詔書的任務接過來,好讓自己在歷史上再留下一筆。
誰知,胡震笑道:“對老毛子的宣戰,不必文縐縐的寫上一大通的,寫得太好,他們也不懂華夏文采,算了,只要這粗俗的幾個字就夠了:汝等要戰便戰!”
“就這幾個字啊?”眾大臣的眼睛都瞪大了。
“嗯,有這幾個字就夠了,至於如何實施開戰,那是總參謀部的事情了!”
本書作者光照929是與閱.文.集.團.起.點.中.文.網簽約釋出的,未完待續,敬請到起.點.中..文.網訂閱本書正版作品,謝謝!)
喜歡超級大華夏請大家收藏:()超級大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