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軍用自己的身體餵飽了此地的魚和水產品,人們發現鴨綠江的魚身體超過百斤以上的都是小魚,上千斤的魚才算稍大一點,兩三千斤重的才是鴨綠江裡的大魚。
但是從此以後,鴨綠江邊的人們不再敢吃江水裡長出來的魚和水產品,時間一直過去整整一代人三十年時間,受到外界的影響,鴨綠江邊的人才慢慢地恢復了吃魚的習慣。
坦克和飛機與倭軍激戰的時候,鴨綠江北岸的一處高地,在胡震的親自帶領下,宋慶、劉永福、聶士成、馬玉昆透過架設在地面上的高倍望遠鏡,觀摩坦克叢集和水平轟炸機。
這機械化時代戰鬥的過程,讓幾位冷兵器時代成長起來的舊軍人看得目瞪口呆的,震撼得半天時間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戰鬥結束之後,劉永福突然走到胡震面前,跪了下來,口稱:“陛下,萬歲……”
胡震覺得很是愕然,伸手扶起劉永福,問道:“淵亭,你這是何故?”
劉永福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讓臣下去指揮這樣的鋼鐵大軍?”
胡震哈哈大笑起來:“沒什麼不可能的,只要你參加華夏軍軍官學校的學習,並透過考核,具備足夠的資格,當然能指揮這機械化部隊!”
“我也要指揮機械化部隊!”
“我也要跟著機械化部隊去作戰!”
聶士成、馬玉昆也跟著劉永福如同少年一般吵起來,只有宋慶覺得自己年齡已經七十四歲了,不想去湊這個熱鬧了。
其實,聶士成、馬玉昆已經五十八歲,劉永福也已經五十七歲了,到了這個年齡去從頭開始參加華夏軍的軍官學校,實在顯得很勉強。
不過,這是胡震的一個戰略,為了給國內的廣大舊軍人樹立一個榜樣,決心將這三位老頭子軍官收下來,讓他們完成華夏軍的學習,將其改造為能夠指揮機械化部隊作戰的軍官,吸引更多的國內舊軍人加入華夏軍的隊伍中來。
如果這幾位和他們的部下在華夏軍中站穩了腳跟,並且能建立功勳,這對國內的其他舊軍人是一個很大的激勵,則會有更多的人放棄追隨清廷,前來投奔華夏軍,大大減少了與清廷內戰的成本,完全有可能避免曠日持久的內戰。
胡震在這裡思考著迅速結束內戰的戰略時,山縣有朋看到了受了重傷被抬著回來的乃木希典,氣得直跳腳。
正當山縣有朋大罵“八格牙路”的時候,有一個傳令兵急匆匆走來,送來了幾張緊急電文,說華夏軍海軍同時進攻釜山、仁川、清津、南浦各大港口。
山縣有朋氣得幾乎要當場暈過去。
兒玉源太郎被那些沒腦子的年輕武士道打斷了雙腿,被四個衛兵抬著來見乃木希典,他看完山縣有朋手中的電文,沉思了一下,提出建議:
“我們幾十萬的皇軍要迅速在高麗半島展開,收集糧食,選擇險要地形,建立堅固的防禦陣地,做好長期堅守的準備,以備萬一回不去,我們也能長期堅守高麗,死死釘在高麗半島,成為華夏帝國東面的一根鐵釘,一旦歐洲各國介入,我們就有了翻盤的機會了!”
兒玉源太郎不愧為倭國第一智將,他提出的真是一條毒計,不但讓這幾十萬倭軍成為胡震的眼中釘,也給高麗半島的一千五百萬民眾帶來了無窮的災難,瘟疫和缺乏糧食致使高麗民族幾乎在地球上消失。
喜歡超級大華夏請大家收藏:()超級大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