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倭軍的策略,戰略退卻縮排高麗半島之後,本來打算只是龜縮在高麗半島,守住高麗半島或者徹底退回倭國群島去,便不再主動向華夏軍發動進攻的。
但是,華夏軍兩千艘飛艇轟炸東京的訊息傳到倭軍中之後,倭軍便炸營了,發生了“下克上”事件。
“這華夏軍不是背信棄義嗎?”倭軍官兵說得最多的是這句話,彷彿華夏軍真的與倭軍訂立了條約,約定雙方互不進攻,說話的人根本沒有想一想這是一個可笑的理由。
“人家華夏軍沒有和我們簽訂條約啊!這不是什麼背信棄義!”
有一些有點頭腦的倭軍也想到了這一點,但立即被怒火沖天的眾多倭軍打斷了:“你這是什麼立場,這支那人轟炸了我們的首都了,你還為他說話?”
“你們這些馬鹿,我們為了不得罪華夏軍,將幾萬支那民壯都一個不少地放回去了,但這華夏軍卻轟炸我們的首都,這不是背信棄義,還是什麼?”
“我們的海軍沒了,現在不能惹惱了華夏軍啊,否則我們會有亡國的危險啊!”
“八嘎呀路,就是你們這些貪生怕死的人當道,我們大倭帝國才淪落到被別人轟炸首都的地步!”
倭國自從明治維新以來,對國民進行軍國民的教育,基層軍官和士兵受到其深刻薰陶,在大腦深處已經開花結果,容不得半點不同的意見。
結果,那些有點頭腦思考的倭軍不是不敢再說話,就是直接被怒火沖天的倭軍直接打死橫屍當場。
成千上萬的倭軍基層軍官跑到司令部去請願,說要殺回頭去,發揚大倭國的武士道精神,和支那的華夏軍決一死戰。
第五軍的軍長兒玉源太郎恰好在總司令部,被這些請願的狂熱分子指認出這個臨陣拋棄部下逃跑的“逃跑將軍”,當即將其抓起來,打得斷了兩條腿,只剩下半條命,連話都說不出來。
面對著這一群熱血上腦的所謂武士道,讓倭軍徵清總司令山縣有朋頭痛不已,他堅決不同意惹惱華夏軍,命令所有人員立即散去回到各自部隊中去。
但這些倭軍卻死也不肯散去,山縣有朋只好命令出動部隊鎮壓,並救出兒玉源太郎。
不料鎮壓部隊中有些人反將槍口調轉過來,對準了山縣有朋等人,拘押了山縣有朋和兒玉源太郎等人。
這些倭軍最後簇擁著態度曖昧不清的第二師團長乃木希典,要求他指揮回頭突襲華夏軍的陣地。
乃木希典為人雖然莽撞,但在基層軍官的槍口逼迫下,他只是打算率兵衝過鴨綠江便交差了事了。
很多中級軍官知道,現在這樣回頭衝擊華夏軍,只有死路一條,拒絕配合行動,經過內部的激烈爭吵,只有三萬人馬願意跟著乃木希典衝過鴨綠江的。
華夏軍正打算展開高麗半島攻略行動,佔領高麗半島釜山、清津、仁川、南浦等港口,徹底困死六十七萬倭軍,但卻不料倭軍先動手了。
中並不知道倭軍中發生“下克上”的事情,只知道倭軍氣勢洶洶地要衝過鴨綠江來送死了,便立即擺開陣勢迎戰。
蘇文質向胡震彙報:“遼東和高麗這幾日大風,飛艇起飛轟炸有一定難度!”
胡震道:“那就給我們的轟炸飛機一個鍛鍊的機會,讓大連飛機場的飛機起飛轟炸倭軍,同時給坦克裝甲部隊一個鍛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