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倭國聯合艦隊和華夏軍艦隊決戰的時候,不但北洋水師、威海衛附近的軍民非常關注,陸地上圍困北洋水師的倭國第五軍官兵也非常關注,軍長兒玉源太郎命令圍攻威海的進攻行動全部停止下來,還親自跑道摩天嶺山頂,手持望遠鏡觀察海面上的作戰情況。
但是,倭國聯合艦隊不但敗了,而且還敗得非常慘,在海上的炮聲沉寂之後,敗得連一艘戰艦都沒有剩下來。
開戰以來,倭國陸軍第五軍一直凱歌猛進,橫掃威海,幾乎就要全殲整個北洋水師了,但不料在最後一刻時間功虧一簣,突然殺出一個什麼華夏軍艦隊來,讓一切都變成泡影。
整個倭國第五軍官兵心裡都雀鴉無聲,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也讓兒玉源太郎心裡沉甸甸起來。
時年43歲的兒玉源太郎是倭國陸軍名將,被譽為“明治時期第一智將”,與桂太郎和川上操六並稱明治陸軍三傑,甲午戰爭開始後,積極策劃戰爭,被稱為“日清戰爭的蕭何“。
但到了此刻,聯合艦隊被全殲,失去了制海權,失去後勤補給,倭國第一智將也沒了辦法了。
在聯合艦隊被消滅之後,倭國陸軍第五軍肯定是第一個被殲滅的物件。
該怎麼辦?
兒玉源太郎放下望遠鏡之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突然,膠東半島陸地縱深方向傳來猛烈的槍炮聲和人喊馬嘶的聲音。
“這是什麼回事?”
兒玉源太郎急忙抬起望遠鏡,調轉方向,看向膠東半島的陸地縱深方向,只見那裡狼煙陣陣,很明顯,那是陸地上發生了激烈的交戰。
兒玉源太郎心裡咯噔一聲:是清國的大辮子軍隊來攻也就罷了,但是,如果是南洋華夏軍,那情況就糟了……
天色昏黃的的時候,幾匹快馬搭載著幾個灰頭土臉的傳令兵,從幾個方向疾馳而來,向兒玉源太郎報告了一個極端糟糕的訊息:
華夏軍已經在圍困威海的倭軍側後文登、海陽、牟平一帶大規模登陸,從幾個方向同時向倭軍發起進攻。
其實,華夏軍陸軍的登陸行動比海軍決戰進行得還要早。
本來,根據一般海陸戰爭戰爭的規律,如果沒有奪取制海權,陸軍一般是不能輕舉妄動的,但是,華夏軍總參謀部根據雙方海軍力量對比,知道倭國聯合艦隊必敗無疑,於是策劃了海陸軍同時行動的計劃。
在海軍主力艦隊逼近倭軍聯合艦隊之際,十萬登陸部隊在梁坤日的指揮下,乘坐三百多艘蒸汽機輪船,便開始靠近登陸灘頭了。
華夏軍選擇的登陸灘頭陣地,是遠離威海戰場五六十公里外的海陽、文登、牟平,這一帶有清兵駐守,是連倭國的偵察兵分隊都未曾到達的地方。
對於突然出現的龐大華夏軍船隊,清兵被嚇呆了。
華夏軍在這些地方是預先佈置有臥底人員的,早就進行了一定工作,在大規模登陸的同時,臥底人員迅速找到清軍的軍官,告訴他們,現在連京城都是華夏軍給收復了,要求清軍立即讓開道路,讓大隊華夏軍透過前去救援威海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