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米國迅速同意賠款要求華夏軍趕快離開米國西海岸的訊息,胡震不由得也是感嘆了一句:“特麼的,這戰爭真的是好事啊!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又撈了六千萬米元了,怪不得後世的米國人那麼喜歡打仗,看來以後要多點來米國打仗賺錢!”
不過,在胡震感嘆的時候,倭國對大清的戰爭打得完全不是另一個時空的甲午戰爭那模樣了。
受到華夏公會可怕的壓力刺激,倭國在大敗北洋艦隊之後,便馬不停蹄地以傾國之力發動進攻,使用三百多艘蒸汽機輪船、一千多艘木頭帆船,運載著四十萬大軍,兵分四路同時在四個地點登陸:
第一路以野道貫津中將指揮的第二軍十萬大軍,大敗葉志超指揮的兩萬多清軍,奪取漢城、平壤,橫掃高麗王國。
第二路以桂太郎中將指揮的第三軍,登陸遼東半島金州城,奔襲復州、蓋平、營口一線,向瀋陽進逼,並截斷旅順與大陸聯絡。
第三路以大山岩中將指揮的第四軍,猛攻旅順北洋水師基地。
第四路以兒玉源太郎中將指揮的第五軍,登陸膠東半島成山角,包抄威海衛的後路,協同聯合艦隊,將北洋艦隊困在威海衛的港口內。
倭軍的攻勢非常猛烈迅速,不但大清朝廷的袞袞諸公沒有想到,就是來自後世的胡震都沒有想到。
大清朝根本擋不住倭軍瘋狗一般的猛攻。
不過二十多天的時間,漢城、平壤、金州、旅順、營口、遼陽等要地相繼失陷,葉志超潰逃、衛汝貴逃遁、左寶貴英勇戰死,諸援軍戰敗,而大清洋務運動的最大成果——北洋艦隊被困在威海衛內動彈不得,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滅了。
一心一意要過一個六十大壽良辰美景的慈禧太后到了此時,發覺倭國如同洪水猛獸般襲來,才決心要動員全國軍力和倭軍決一死戰。
但清軍還沒完成動員,遠在湖北、四川、陝西、浙江、江蘇的清軍還沒完成集結調動,倭軍使出了真正的殺招:
山縣有朋指揮倭軍第一軍的十五萬部隊,在聯合艦隊的掩護下,突然從大沽口搶灘登陸。
大沽口守將羅榮光指揮三千清軍英勇血戰,但無奈倭軍超出己方數十倍,守軍勢單力薄,羅榮光最後力戰陣亡,三千清軍全軍覆滅。
倭軍得手後,猛撲塘沽、天津,清軍總兵江自康、章高元等人等英勇戰死,天津失陷,直隸總督李鴻章灰溜溜地逃進帝都去。
至此千年京城完全暴露在倭軍的攻擊矛頭之下。
大清朝頓時驚慌失措,彷徨之下,一邊向全國發出勤王的聖旨號召,一邊密旨李鴻章派人前去和倭軍談判拖延時間。
這個時候和一個強盜談判,還能有什麼好結果?
山縣有朋根本就不理睬李鴻章,而是指揮得到了增援之後的二十萬倭軍長驅直入,進逼帝都城牆之下,並以騎兵的兩個旅團、三個聯隊兩萬六千多騎切斷了京城與外界的聯絡。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侍衛的保護下,連夜逃出帝都,朝西安跑去,但卻被倭國騎兵攔了回來。
灰溜溜回到帝都中的慈禧、光緒,又釋出了聖旨,要求“天下勤王兵馬”在直隸總督李鴻章的指揮下,與倭軍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