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泥河之戰後,胡震再次將華夏軍化整為零,分散深入到西南婆羅洲的各處,尋找散落的華夏人。
經過一連多天的分散行動,以青巖寨為中心,華夏軍聚攏了三萬多華夏人。
郎樹德率殘部回到萬那土幫之後,抬著華夏軍交出來的古納蒂爾屍體,宣稱古納蒂爾已經戰死,臨死前留下遺囑,傳王位給他這個大祭司,並且以後不要和強大的華夏軍為難。
當然有些人是不服氣的,但在瓦爾德的率領的萬那土幫精銳威脅之下,那些不聽話或陰奉陽違的,不是暴病身亡就是莫名其妙地失蹤了,最後萬那土幫所有的長老都不敢不遵奉郎樹德為王。
萬那土幫中的土著吃了敗仗,人人都畏懼華夏軍會大舉征伐,郎樹德登上萬那土王之位之後,便假意與華夏軍談判,不但協助華夏軍搜尋落難的華夏人送到青巖寨,還按胡震的要求送來了足夠三萬人吃一年的糧食、一千頭耕牛。
此後,郎樹德還在胡震的資助下,開始有計劃地向華夏人學習種植經濟作物,收穫後賣給胡震旗下的貿易公司,換取錢財。更重要的是,按照胡震的要求,郎樹德為萬那土邦建立起兩百多座中小學,將萬那土幫的適齡學童,都集中起來,學習漢語漢字和各種知識,使萬那土邦年輕一代逐步被同化融入華夏人社會里去。
有人或許不高興這樣做,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華夏民族在歷史上不知融合同化了多少的少數民族部落,才形成一個世界上最龐大的族群,胡震認為,如果這些小部落沒有十惡不赦的罪行,願意加入華夏民族,那不妨予以接納,這可以為華夏軍迅速平定南洋,建立基地,為將來進軍華夏本土推翻清廷打下堅實基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部落本來就沒什麼文化,只要控制了其上層幾個頭腦,素質低下的基層人員很容易按上層人員的意思去信仰和做事情。因此郎樹德在刺刀幫助下推行的華夏文化慢慢深入人心。
在幫土著建立學校之前,青巖寨就建立其上百座學校,不但招收孩童入學學習,還將成年男女集中起來,按照胡震確定的教材讓其學習漢語漢字及數學、物理、化學等各門基礎知識。
建學校的時候,忙裡忙外的胡震想起了新加坡的華夏人學校,想起來學校裡的美女教師韓玉清,也不知道自己捐款建的學校是否重新開學了沒有?
也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吧。
胡震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新加坡向青巖寨送來了一批人員和給養,其中帶來了一封信,正是韓玉清給胡震的信。
韓玉清在信中首先向胡震問好,並簡單地介紹了胡震捐建的學校經過一段時間修造,已經建好完好提供給教學使用,現在她就是在新校舍裡給華夏人子弟上課的,最信的未尾問胡震去哪裡了,怎麼幾個月了都沒有來新校舍看看。
這是一封很平常的信,根本沒有半點男女之情。
但胡震還是認認真真地拿起鋼筆給美女回信,說自己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還要過好幾個月才能回新加坡看看,現在外地捐建了好幾座華夏人子弟學校,提出邀請韓玉清也來此地做老師,教化更多的華夏人子弟。
給美女回信之後,胡震幾乎沒有一刻鐘的空閒,又投入了百忙的工作之中去。
三萬多華夏人聚集在以青巖寨為中心的方圓數十里地區,在華夏軍的保護下,很快開墾了大片的上好良田,使用胡震在核潛艇裡帶來的優良作物種子,播種橡膠、咖啡、水稻、玉米、番薯、木薯等經濟農作物,現在長勢良好,再過幾個月便可大豐收了。
但是面對長勢喜人的農作物,大多數華夏人都一片喜悅的時候,胡震卻是心事重重的。
喜歡超級大華夏請大家收藏:()超級大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