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之間,開了一條深不可測的縫隙,核潛艇就這樣消失了……
從1886年3月1日開始,歐美各國的報刊媒體上發生了一件讓讀者抓狂的事情。
事情的起源是一則買下了英國《泰晤士報》上整整一個版面做出來的廣告,這個廣告持續了整整三十天。
這廣告的內容有點奇怪,其實該廣告根本沒有內容,全部都只是一句非常簡單的話,第一天廣告語為“第二天要告訴大家一件事情!”
讀者都驚奇於廣告主買下整個版面投放廣告的財力,更驚奇於廣告主什麼都沒說,都在心裡起了一點好奇心,要看看這個版面要告訴大家一件什麼事情。
誰知道,第二天《泰晤士報》上還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對不起,這件事情要明天才能告訴大家!”
看到這個版面的讀者的好奇心更盛了,都期盼第三天能揭曉究竟是什麼回事。
但第三天的時候,這個版面的廣告語還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明天,你一定知道是什麼回事的!”
讀者期盼著第四天能揭開謎底。
但第四天還是一句:“對不起了,明天告訴你吧!”
這讓讀者們更是好奇了。
但第五天還是一句:“對不起了,還是明天說吧!”
誰知,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一連三十天,都是整整一個版面,卻都只是一句莫名其妙的“明天說吧”話語花樣百出,但就是不告訴人們,那是什麼回事。
三十天時間裡,一些好奇心特強的讀者跑到《泰晤士報》編輯部裡,追問編輯記者們這是什麼回事。但所有編輯都只是攤開雙手聳聳肩,表示無可奉告。事實上,《泰晤士報》編輯部裡大多數人也是不明就裡的,他們本身也是非常的好奇。
更多的外地讀者因為此事非常好奇,寄來了雪片般的信件,詢問那三十天裡佔了整整一個版面的廣告是什麼回事。
有一群脾氣暴躁的讀者,在《泰晤士報》編輯部問不到什麼結果,憤怒地聚集起來,在門外拉起橫幅,表示抗議。
警察很快出動了,驅散了人群。
連警察們也很好奇地詢問《泰晤士報》編輯部究竟是什麼回事。但他們詢問的結果,無一例外都只是得到攤手聳聳肩表示無可奉告的回答表情。
倫敦的達官貴人都被驚動了,甚至有人在下議院裡提出動議,說《泰晤士報》傷害了讀者的知情權,必須向議院報告事情真相。
《泰晤士報》的總編輯向議院的議員們回覆解釋說這是某個富商出錢做的一個廣告,到了合同約定的時間,必然會真相大白,這不是什麼新聞報道,與侵犯讀者知情權沒有任何關係,因此也不用向議院報告事情真相。
這樣一來,急於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們都被吊起了癮,心裡如同被貓抓一樣癢癢痛痛的,但卻無可奈何。
是誰花了巨資做了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廣告?
他究竟要告訴人們什麼一件東西?
這件事情不但在英吉利鬧得沸沸揚揚,法蘭西、德意志、西班牙、義大利、米國……幾乎整個歐美“文明世界”的媒體都在跟蹤報道《泰晤士報》這一則奇特的廣告事件。
這個時代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更沒有網路,普通人瞭解世界的大事,唯有透過報紙媒體報道,一時間,歐美各國的報紙讀者幾乎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都想知道這是什麼回事。
不管各方面怎麼追問諮詢,但《泰晤士報》就是堅持將這個廣告進行下去,直至好奇的人們幾乎都失去了耐心,疲憊地狠狠咒罵發誓不再關注這一件事情了。
但是,到第三十一天的時候,《泰晤士報》上的廣告詞變為“只要你5月1日早上親自光臨特拉法爾加廣場,就會知道一切了!如果屆時你不知道真相,只要拿著這張報紙,你將得到十英鎊的賠償!”
這又吊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大家都等著到5月1日這一天真相大白。《泰晤士報》這一天可是大賣特賣,一天內接連加印了七次都還是脫銷賣光。
這個廣告詞又一成不變地維持了三十天,使得《泰晤士報》的銷量暴漲了十倍,讓《泰晤士報》的股東們暗裡裡明裡都紛紛讚賞這個廣告主真是個上帝派來的天使,希望他最好能在《泰晤士報》做上一百年的廣告。
終於等到5月1日的前一夜,很多好奇的人就提前一夜趕到特拉法爾加廣場,搶了一個好位置,要看個清楚。
5月1日凌晨五點,特拉法爾加廣場上已搭起來了一個舞臺,舞臺四周則是好奇看熱鬧的人們擠滿了整個廣場,不少貴族不屑與渾身臭汗的一般平民擠來擠去,乾脆在廣場四周租下一個房間,灑上香水,再帶著全家人,在陽臺上架起望遠鏡要一看個究竟。
起點中文網;
喜歡超級大華夏請大家收藏:()超級大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