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踏波而去的李修遠,高歌一曲,聲震四方!
許多夜泊湖中的青樓女子聽了這一曲,紛紛道,“快快快,拿紙筆來,把這曲子記下,今日這一曲,名動幾千年!”
聽了一篇曠世奇文,聞了一曲遺世仙音,她們都覺得不虛此行。
尤其是李修遠臨走的時候,放聲高歌,滿是豪情,避世求仙,逍遙自在的意境瀰漫,讓普通人心中極為嚮往。
她們不管什麼大儒名聲,她們看到的是輕煙細雨柳飛綿,遍灑詩意人間。
松鶴樓中,落針可聞。
所有的讀書人都眸光詭異,望了望江浩然、李元,又望了望那踏波而去,滿身瀟灑的李修遠,一時間,心中生出百般滋味。
做人當如此,何須委曲求全?
縱使大儒又如何,讓我心不爽,寫文章立罵,而且一罵就是千古雄文。
隨後有關李修遠、李元之間的事情,便被人翻了出來,很快傳播,路人皆聞,知李元一家霸佔李修遠一家的祖傳良田,還厚顏無恥的要李修遠賠款的事情。
霸地賠款!
橫行霸道!
一副龍隱村惡霸的嘴臉!
令人不齒!
江浩然原本心中還有著一絲希望,願自己所收弟子品格真高潔,好想辦法反駁李修遠,恢復一些自己的清譽。
可是現在真的絕望。
兩眼一黑,徹底的裝作昏死了過去。
這個境地,他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清醒的面對四周嘲諷的眸光。
“快!
江大儒發昏了!”
本就裝昏死的江大儒聞言幾乎再吐一口老血!
你才發昏!
你全家發昏!
可是自己一想,也不冤!
自己大意了,只是看了李元的文章,覺得他有成為儒者的天資,就迫不及待的前來收徒,忘記了考察他的人品。
“古之大賢收徒,需要師父訪徒弟三年,徒弟訪師父三年!
我這是一步踏錯,遺臭萬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悔恨的滋味,在心頭湧動,滿腹委屈真的壓制不住,真正的昏死了過去,徹底不知世事。
松鶴樓的事情,很快傳遍鄭縣,鄭縣的縣令張寬看了一眼昏死過去的江浩然大儒,也感覺心驚肉跳,沒有想到李修遠一篇文章,就毀了一位大儒。
這樣的文章傳之天下,流轉後世,江浩然的名聲就徹底臭了,難以反轉。
這就是文人的厲害,手中筆如刀,殺人不見血不說,還非常的誅心,能讓人遺臭萬年,子子孫孫都要受到牽連。
著人把江大儒抬著離開了松鶴樓,秋水、皇甫、張寬、學政等有著身份的體面人,都以袖遮面,匆匆離去。
他們此時非常低調,不願意有更多的人知道他們參加了這一次的松鶴樓的文會。
來的時候有多高調,走的時候就有多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