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觸發劇情泗水不流。系統即將進行一次『亂』入!”
“『亂』入第一人,糜x,統帥77,武力92,智力53,政治42。所屬時期:北宋。『亂』入身份:糜竺之弟。”
“『亂』入第二人,xx奇,統帥81,武力93,智力59,政治58。所屬時期:遼。『亂』入地點:遼東。”
“『亂』入第三人,王x,統帥82,武力94,智力81,政治72。所屬時期:北宋。『亂』入身份:王凌堂兄。”
“『亂』入第四人,x盛,統帥78,武力85,智力59,政治53。所屬時期:北宋。『亂』入地點:關中。”
“『亂』入第五人,呂x,統帥79,武力90,智力60,政治54。所屬時期:北宋。『亂』入身份:呂布堂弟。”
“本次『亂』入已完畢,請宿主注意檢視。”
遠在太原的劉協聽見系統提示,右手握拳用力一砸左手道:“這波『亂』入還可以啊!『亂』入出去的也都不怎麼強,唯一一個看起來似乎是最強的還給了我自己。看來最近的運氣還是不錯的。
不過,這波曹『操』大敗陶謙,怕是要把劉備給引出來了啊。劉備那裡之前已經結下善緣,以後說不定可以利用一把,而曹『操』實力強大,若是能引以為外援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且要是按歷史走向發展的話,後面劇情的走向應該會很有意思。到時候說不定可以幫忙調停一波,拉攏一下曹『操』。”
再說陶謙這邊,自從泗水之戰被曹『操』殺的兵馬損失過半之後,再也無力主動出戰,只能遵從之前陶侃所言,堅壁清野,以待曹軍退去。
不過曹軍一戰大破陶謙,士氣正旺,又豈會輕易退兵。一連攻城三日,直將彭城打得搖搖欲墜,城中之人俱是惶惶不安。
這日清晨,陶謙將眾人舉於府內計議退兵之策。眾人皆默默,無人出一言以對。
陶謙見狀痛哭道:“曹軍勢大難敵,吾當自縛往『操』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州百姓之『性』命。”
話音未絕,便有一人上進前言:“刺史久鎮徐州,深受百姓愛戴。如今曹軍雖眾,未能即破我城。請刺史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願施小策,定教這曹『操』死無葬身之地!”
眾人聞言,俱是大驚,便問此人計將安出。
原來這獻計之人,便是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豪,經營買賣,又好廣捨家財,濟貧拔苦。後為陶謙聘為別駕從事。
糜竺獻計道:“曹軍雖為勢大,卻也未必無敵!某願前往幷州處,言曹『操』無故犯我徐州,實乃倚仗兵勢,而行大逆不道之事,求得朝廷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田楷本屬公孫瓚,而公孫瓚向與袁紹不和。曹賊與袁紹沆瀣一氣,白馬將軍定會令田楷引兵來援。若二處軍馬齊來,曹軍必退!”
陶謙聞言大善,連忙書信兩封,又問帳下誰人敢去青州求救。
陶謙話音方落,便有一人一人應聲而道:“某願往之!”
眾人視之,此人便是那陳登陳元龍。陶謙先打發陳登前往青州,然後命糜竺齎書赴太原,自己則率眾守城,以備曹『操』兵勢。
卻說陳登此去田楷處,田楷接見陳登言之道:“不知元龍來我青州所謂何事?”
陳登也不拐彎抹角,連忙說出來意:“某今日來此不為別的,只為曹『操』興兵攻打徐州一事!曹『操』勢大,我主陶恭祖獨力難支,願將軍見往日恩情,分出一支兵馬以退曹賊,某家主公定當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