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第一天的大戰,西涼軍計程車卒全都被呂布的武力給鎮住了,連帶著攻城也不給力,長安憑藉著這五千多守軍倒也守了七天。直到第七天晚上荀攸帶來一封信件,打破了這個平衡。
“這,果如先生所料啊。只是真的要按先生的計策行事嗎?朕怕李傕郭汜等人入了長安之後會屠殺百姓洩憤啊。”劉協面『露』擔憂道。
“陛下放心,李傕等人所要殺者,乃王允呂布二人爾。此二人皆難為陛下所用,留之無益。至於長安百姓麼……”荀攸抹了把鬍子,又說道:“陛下大可放心。按陛下所說,這賈詡賈文和乃是聰明人,就算為了自保也不會同意李傕等人屠殺百姓的。”
“那好吧,既然如此,那就依著先生原來的計劃行事吧。”
……
劉範府邸
“大哥,你說咱們這樣真的能行嗎?萬一被發現了怎麼辦?”劉誕一臉緊張道。
劉範此時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劉誕這番話像是說破了他的心事,此時也只能『色』厲內荏道:“怕什麼?信都已經送出去了,難道我們還有後悔的機會嗎?現在只能拼一把了,不然讓李傕打進來,咱們恐怕要沒命的。對了璋弟,王允那邊怎麼樣了?”
“放心吧大哥,王允聽見我們有近千名親兵願意助他守城,當即就高興地同意了。”劉璋聽見大哥問自己,連忙答道。
“好,希望李傕能相信我們,這樣明天晚上就能把李傕引入城中,到時候我們說不定還能借助李傕回到蜀地呢。只是,傳信的人怎麼還沒回來呢……”
劉範三人乃是益州牧劉焉之子,當年董卓為了限制劉焉,而以讓劉範三人在朝中為官為名,強留下三人。三人在董卓當政的這幾年,無數次想要逃走,可惜均沒有成功。後來董卓死了,這三人又向王允提出了要回到蜀地,可是王允這個人精怎麼可能讓他們這麼容易回到蜀地呢?當然是仍舊用董卓當政時的那一套說辭,讓三人在朝中繼續為官,而否決了三人的提議。三人,在董卓死後的這一個月裡,削尖腦袋想要回去,可是現在又趕上了李傕圍城……沒辦法,劉範也只能鋌而走險選擇聯合李傕攻破長安,然後自己兄弟三人才能有機會逃回蜀地。因此,劉璋前些日子告訴王允自己這裡還有近千名從蜀地帶來的親衛,想要協助王允一起守城。王允當時聽了也沒有多想,直接就任命了劉璋為南門的守將。
劉範得知劉璋已經博得王允信任,討來了這麼個重要的職位,當即寫了封信約定李傕明夜子時前來進攻,到時候自己將南門開啟,放李傕入城。
而早已經預料到劉範三人會聯合城外西涼軍的荀攸早已經將推測告訴了劉協,而且劉範三人的背叛是荀攸計劃的一環。因此,劉協也派了王進在劉範的府外盯梢,於是那封本應該給李傕的信也落入了劉協的手中。
就在三人正在謀劃怎麼助李傕攻下長安之時,府外突然傳來一陣尖銳的聲音:“陛下有旨,宣劉範,劉璋,劉誕三人入宮覲見!”
劉範聽到聲音連忙出門,只見一名小太監正捧著聖旨,一臉微笑的看著自己。
劉範頓時被這名小太監看得有些心虛,偷偷地從懷著取出一塊金錠,塞進小太監的手裡,然後對著小太監小聲說道:“不知公公可知為何陛下此時宣下官入宮覲見?”
小太監看到手中的金錠,頓時眉開眼笑道:“放心吧劉大人,陛下是聽說您主動派出親衛協助守城,特地在未央宮擺下筵席,要來當面表彰您呢!同時呢,也是借這個機會,想要讓長安城內其他的世家大族向您學習學習,為國家排憂解難。”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兒,那下官就多謝公公了。”
“好說好說,陛下早已經恭候多時了,如果劉大人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兒,那就趕緊出發吧!”
“好嘞,下官這就收拾收拾,馬上就去。”
劉誕最是沉不住氣,一見到這小太監走了,趕緊對著大哥劉範問道:“大哥,剛剛那小太監說什麼了?是不是王允發現我們的計劃了?”
“別胡說!”劉範臉『色』大變,連忙捂住劉誕的嘴,然後環望一週,見周圍全都是自己的親衛,並沒有其他人,這才長舒一口氣,然後瞪著劉誕說道:“隔牆有耳的道理都不懂嗎?這可不是在屋內!”
“大哥,我不是故意的……”劉誕撓了撓頭,也知道自己犯了錯,只能低著頭小聲嘀咕道。
看著弟弟這副模樣,劉範嘆了口氣,緩緩說道:“算了,下不為例。陛下這次讓我們過去只不過是為了表揚一下我們,給其他世家的人做個榜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