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齊少卿怎麼說黃依依都堅決做師父。
做朋友,身份差距那麼大怎麼可能成為朋友,何況男女之間朋友也不能長久,就做師生,堅決做師生,顏值高也做師生!
不做就拉到,不慣著,還真當她沒脾氣嗎?
黃依依高昂著頭離開了,弄得齊少卿哭笑不得,這小丫頭怎麼這麼倔啊。
回了莊子照例和平大媽媽彙報了在翠雲峰的情況,吃了什麼,玩了什麼,說了什麼,當然都是撿不緊要的說,像收齊少卿做弟子就沒說,反正春花和常山也沒跟著,不知道。
“還要去嗎?”
平大媽媽挺發愁的,這段日子,黃依依隔三差五就去翠雲峰,沒完沒了,弄得她的心七上八下。
“不知道,我想最近不會去了。”
黃依依覺得塑像已經完成,齊少卿沒理由再邀請她過去了。
“怎麼了?”
平大媽媽很緊張地問,是不是得罪對方了,怎麼突然又不去了。
真是的,去了擔心,不去還擔心。
“他好像有事,很忙的。”黃依依隨便說了個理由。
平大媽媽這才長出口氣,沒得罪人就好。
黃依依報告完就往自己的蒙學班去了。
這段日子蒙學班來了不少莊子附近的孩子,難得的是他們帶著束脩,雖然還不至於盈利,可也總算是有點收入了,看在這點收入份上,黃依依每天親自授一課。
還是那個小亭子,學生擴充套件到了三十幾個,一半坐到了亭子外頭,自帶乾草編織蒲團,沒有桌子,只在身前有堆沙子,和一根樹枝,在上面寫字認字。
這些孩子最大十二三,最小七八歲,還留著小鼻涕,可眼睛裡都帶著求知的渴望,灼灼地看著前面的黃依依,那小模樣可愛又叫人心疼。
這裡沒有麥克風,擴音器,為了叫所有孩子都能聽到自己的話,黃依依沒有站在最前面,而是站在他們中間。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新故事,你們要認真聽,等講完了你們每一個人都要給大家講一遍。這個故事名字叫,聰明的小賊……”
黃依依不教識字認字,那是小丫教的,她教的是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也就是怎麼說話,怎麼和人溝通。
在古代,鄉下的人,基本都是不識字的,他們沒有聊天的習慣,也不聊天,每天除了幹活吃飯睡覺外,基本不說話,有外人來問事有的連口都不開,就那麼直愣愣的看著你,然後呆滯地轉過頭去。
都說古代人不比現代人差,那是指某個階層,讀書識字做官或者經商這些人等,他們見人見事多,自然頭腦活泛口齒伶俐,確實不比現代人差,並不代表普遍性。
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講故事,再讓他們把故事複述出來,不用一字不差,只要意思不變,這樣還能鍛鍊他們的記憶力。
她也不用之乎者也文言那一套,對孩子來說太難理解,關鍵是她也不會,就是大白話,通俗的語言。
“……這個小賊將一家人的罈子偷出來了,在院門口正好碰見主人回來,小賊急中生智問道,你買罈子嗎?主人看都不沒看一眼擺手就說,不買!小賊拿著罈子走了,等晚上主人一看罈子沒了!”
黃依依一邊講一邊還配合著肢體動作和聲音變化,比如小賊聲音什麼樣,主人聲音什麼樣,表情又很豐富,聽得孩子們哈哈大笑,很是開心。
講完了黃依依就開始叫某個孩子站出來講,每一個孩子都要輪一遍的,只是時間有限,同一堂課輪不到就下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