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如果用於製造核武器的話,以鈾為基礎的核裝料製作出的裂變炸彈,只是比以鈽為基礎的核裝料製作出的炸彈威力弱一點而已。
更何況,諾埃萊也找到了有關記錄,指出鈽彈比鈾彈的威力強,卻不易控制的特點。
所以對於目前的炎龍教會而言,製作鈾彈是更加合適的選擇。
自然而然地,謝德洛克南部的那個礦洞,實際上就是一個鈾礦!
從那種罕見而漂亮的黃色或綠色的奇異礦石中分離出來的東西,最初被以為就是真正的鈾了。不過阿潑斯坦——那名同樣是日光學會最初成員的獸人很快察覺到了不對。
阿潑斯坦根據那種“鈾”表現出來的性質,結合諾埃萊從記錄裡發現的資訊,指出那種“鈾”可能是一種鈾的化合物,而不是真正的金屬單質鈾。
對於煉金知識極為熟悉的他,嘗試著用另外一種金屬元素對這個化合物進行還原,一連試驗了多次,才成功獲得了金屬鈾,也就是真正可以用來製作核武器的重要原料!
不過這個發現被刻意地隱藏了起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鈾太難以獲得了。
根據物質學派的說法,鈾無疑是一種稀有金屬。盡管阿潑斯坦斷言,鈾在地殼中的含量很高,但由於提取鈾的難度很大,即使是日光學會中由阿潑斯坦帶領的頂尖煉金小組也很難製取出鈾,所以現有的每一份鈾都是極其寶貴的,經不起一絲的浪費與破壞。
別忘了無論是金屬龍族還是晨曦教廷,都把隱秘紀元中遺留下來的知識視為禁忌。如果讓他們知道炎龍教會已經可以製取鈾了,那還得了?
順帶一提,盡管鈾在地殼中分佈廣泛,但一直以來,學者們都認為只有兩種常見的礦床中可以提煉出鈾。
然而最近,揚和她的團隊又打破了這一固有認知,首先在自然界中發現了天然的金屬鈾。
她和她的研究團隊結合了魔法與物質學派的種種手段,對産於這座位於謝德洛克南部的鈾礦的成分和價態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在鈾礦中,鈾不僅有化合物的形式,還以金屬單質的形式存在。
既然有了原料,那麼為了製造核武器,人們就還需要方法,或者——核心理念。
這也就是艾洛掌握的核裂變。
雖然艾洛可以提供核裂變反應的種種結果,但他更多的是依據本能來完成而非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就像是人天生會眨眼、喝水一樣,只是能做到,卻不知道為什麼。
所以核裂變想要真正地被艾洛的手下所掌握,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路要走的。
而這一切仍然要多虧了揚和特納的努力。
隨著諾埃萊對於遺跡中記錄的進一步破解,以鈾為主的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也在日光學會內秘密展開了。
作為放射性元素研究的一部分,這兩名已經不再年輕的學者考慮到核裂變的本質應該是原子核的分裂,他們起初嘗試創造比鈾重的原子,以讓原子結構不穩,繼而進行分裂。
具體的方法就是設法用遊離的微觀粒子去轟擊鈾原子,其中一些質子會撞擊到鈾原子核,並粘在上面,從而産生比鈾重的元素。這一點看起來並不太難,卻一直沒能成功。
他們又用其他重金屬測試了自己的方法,每次的反應都不出所料,一切都按照先前的設想發生了,可是一到鈾就行不通了。這件事困擾了日光學會的學者們很久。
從物質學派的微觀粒子分支觀點上講,比鈾重的原子不可能存在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學者們做了很多次的試驗,沒有一次成功。顯然,實驗過程中發生了他們沒有察覺到的事情。揚和特納終於意識到,需要新的實驗來說明他們在轟擊鈾原子核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艾洛的幫助下,特納請諾埃萊一起,首先模仿了艾洛在幻境中看到的那一幕,用集束魔法粒子流轟擊鈾,卻沒得到什麼看起來有用的東西。
不過奇怪的是,轟擊結束後,特納發現鈾居然遠遠多出了實驗開始時的量。他感到迷惑不解,請求揚和其他學者幫他解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眾多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光學會終於找到了答案:實際上原子的質量確實增加了,這使鈾原子核變得很不穩定,從而發生分裂。緊接著,人們又做了一系列的實驗,證明當遊離的微觀粒子轟擊鈾的時候,每個鈾原子都分裂成了兩部分,這個過程還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就這樣,核裂變的奧秘終於被真正地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