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就算有雜志對周霖感興趣,也會在價錢方面有所保留。
如果銷量跌落到十萬冊,那就說明《連城訣》對銷量有不錯的促進作用,值得一個大價錢。
至於銷量跌到十萬冊以下甚至八萬冊,大家都沒想過。
讀者們購買雜志是有慣性的,就算自己喜歡的了,還是會或多或少關注一下雜志,銷量跳水一大半的情況別說在武俠圈了,就算是整個雜志産業裡都非常的少見。
偏偏這種情況就發生了!
幾乎就在耿雲鶴確認了初步銷量之後不久,武俠圈子裡的很多雜志主編都透過各種渠道知道了銷量。
他們都有點傻了。
週一不到五萬的銷量,意味著總銷量不會超過八萬,這下《武俠週刊》算是被打回原形了!
競爭對手紛紛翻開剛買的《武俠週刊》,從頭到尾看了一下,覺得新刊載的三部好看。
可讀者就是不買賬啊。
在平京,在深城,在滬市,在津門,在渝府,在松江,在蜀都,在羊城,在華國大大小小的一二三四線城市,讀者們來到書報攤,懷著極大的興趣翻看新一期的《武俠週刊》,希望能夠看到逐雲飛的新作。
等他們發現《武俠週刊》上並沒有逐雲飛的新作時,頓時失去了信心。
管你什麼成名作家的《大陸神刀》,管你什麼新銳作者的《飛龍在天》,管你什麼厲害新人的《刀行天下》,我們才不管,我們只要看逐雲飛!
雖然雜志一向信奉讀者就是上帝,可很多時候讀者其實是弱勢群體,他們決定不了自己想要看什麼樣的能是雜志上有什麼就看什麼。
但讀者也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來證明存在感,那就是看緊錢包,只在真正喜歡一篇候才掏錢買雜志。
這種無聲的力量在8月27日這個星期一體現的淋漓盡致。
平日裡熱銷的每個書報攤主都恨不得多進幾冊的《武俠週刊》一下子變得無人過問,各大分銷商處也積壓了一大堆,就算印刷廠都在不停的問要不要關閉一條印刷線。
耿雲鶴還好,幾個大股東卻真正的慌了。
只是他們還在自我安慰,覺得這只是《連城訣》結束的陣痛期,說不定下一期銷量就恢複了呢。就算恢複不到十八萬冊,能保持在十二萬冊也好啊!
各大武俠雜志也在等待,他們都強迫自己多等一個星期,再看一下讀者們的反應。
如果《武俠週刊》還是這樣半死不活的話,他們就要動手搶人了!
周霖卻已經不再關注了,因為他被其他的事情牽扯了注意力。
《狼》霸佔了風雲榜的雙榜第一,周霖是週一晚上回到寢室上網之後才知道了,然後就接到了嶽淩峰打來的感謝電話。
跟武俠圈子裡那些編輯們的猶豫不同,嶽淩峰非常清楚自己能夠獲得雙榜第一的榮譽依靠的是什麼。
第一大功臣是周霖,寫出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
第二大功臣是張雪原,製作出了整張專輯。
嶽淩峰是個聰明人,他希望能從二線沖上一線,他希望下一張專輯還能成功,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感激兩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