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卻投入情緒,絃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別生離。
摺子戲不過是全劇的幾分之一,通常不會上演開始和結局。
正是多了一種殘缺不全的魅力,才沒有那麼多含恨不如意。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摺子戲,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別人生命裡。
如果人間拭去脂粉的豔麗,還會不會有動情的演繹。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摺子戲,在劇中盡情釋放自己的歡樂悲喜。
如果人間失去多彩的面具,是不是也會有人去留戀去惋惜……”
張雪原和衛海站在周霖身後,都看傻了。
他們照著曲子和歌詞在心裡默默的唱著,幾句之後就興奮的渾身發抖。
好歌!
方才那三首華風歌曲《少年遊》、《半城煙沙》和《茶湯》都很好,可是跟這首《摺子戲》比起來,似乎還差了那麼一點意思!
他們並不知道,這首歌在周霖的前世是用來紀念歌壇巨星張國榮的。
演唱者黃閱是哥哥張國榮的粉絲,在張國榮去世之後他想用一首歌來表達追憶懷念之情,請好友毛慧寫一首歌,這才有了這首《摺子戲》。
摺子戲隱喻著張國榮如戲劇一般的人生,借用了張國榮最經典的影視作品《霸王別姬》的曲調,融合了京劇元素在其中,如泣如訴的吟唱,唱出臺上的孤獨和人生如戲的嘆息。
張國榮舞臺上的華麗人生和他最後的悲涼謝幕,就如《摺子戲》裡唱的一樣,“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摺子戲,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別人生命裡,如果人間拭去脂粉的豔麗,還會不會有動情的演繹”。
這首歌飽含深情,只可惜在前世不算很紅。
前世是個女孩推薦這首歌給周霖的,那女孩用考拉當作qq頭像,夢想是像考拉一樣睡了吃吃了睡。
周霖第一次聽就喜歡上了這首歌,偶爾聽到都會想起那個愛吃愛睡愛笑愛哭的女孩,想到他們約定去澳大利亞看考拉,想到她要帶他去重慶吃肥腸小面。
記憶湧上心頭,周霖筆下微凝,輕輕一嘆,畫上結尾。
墨跡未幹,張雪原已經一把搶了過來,從頭到尾再看了一遍,耳畔似乎已經有歌聲響起,忍不住贊嘆道:“好,真好!”
周霖寫完一首,又是一首。
第二首是搖滾,歌名叫做:《在路上》
“也許我要得太多,都不想你難過,
也許應該簡單活著快。
我們沒有理想,流浪沒有方向,
只是夢中的麥田,守著一片金黃。
……
如果我有方向,那就是遠方,
鋼鐵是怎樣煉成,流浪不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