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舟點點頭,沒有再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十秀望著耿恩,繼續道:“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希望你我別在戰場相見!”
耿恩長嘆了口氣,最後道:“人各有志,保重吧!”然後,轉過身去,決然離開了這裡。
老半,指揮部內鴉雀無聲,死一般肅靜。十秀走到桌前,低下頭觀察著桌上的軍事地圖。地圖上,路線縱橫交錯,方位多如牛毛,上北下南,山脈分佈,河流曲折,地名密佈……
十秀那顆心在焦灼著,思索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緊迫的時刻令人壓抑。忽然,一個想法在他頭腦中閃現,便抬起頭來大聲命令道:“我命令,全軍今晚上十二點準備突圍。首先,採用聲東擊西,趙舟帶領兩個團向太湖東面出擊,佯裝向東突圍,給共軍造成假象,吸引共軍主力。而後,犧牲一個團,舟撤回,軍準備迎救。我們會合後,從西面向宜興突圍,再向南撤退……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軍和舟挺直身體,異口同聲地回答著。
“隨機而變,不要戀戰多時!凌晨三點在惠山祠會合!而後向西突圍!”十秀又補充了幾句。
“是!”
幾里之外,路上,戰士們全副武裝,疾步如飛。一個個肩上扛著步槍,腰裡扎著帆布袋,袋中放著幾顆手榴彈。步伐那樣穩健,沙沙的腳步聲那樣整齊,鏗鏘有力,像發出一首音樂的旋律。
整齊有序的隊伍中,河戎裝一身,腰挎駁殼槍,一邊行軍,一邊目視著前方。空漸漸暗了下來,隊伍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駐紮下來。
野外,山丘下,炊煙鳧鳧,炊事員做好了戰飯。戰士們端著搪瓷缸,紛紛上前,盛上飯用晚餐。
河抓起一個玉米麵窩頭,啃了一口。他想了一想,走到戰馬前,從馬鞍上解下一個黃色挎包,然後開啟,取出一張軍用地圖,鋪在地上,觀察著上面的圖示。
“趙營長!好用功啊!”一個聲音傳來。
“大哥!”又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我們也來了!”
河一聽,抬起頭來一看,連忙站起身來,笑道:“董營長、橋,你們怎麼也來這裡了?”
董營長手握菸斗,吸了一口,吐出煙霧來,然後哈哈大笑,走過來道:“趙營長,這是上級首長命令。我營和你營一同防守惠山東部,和其他部隊對惠山殘餘的國軍形成包圍之勢。”
河聽後,點零頭,:“哦,原來如此!這個作戰策略好!”
橋環顧了一眼周圍環境,:“如今,國軍敗局已定,為減少傷亡,還要做好政治宣傳,讓他們回心轉意,放下武器!”
“嗯,有道理!”
“橋的好!這叫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河聽後一驚,讚歎道。
正在談論之時,一個通訊戰士跑過來,急切地報告道:“趙營長,路口站崗的戰士發現有許多國軍向我們這裡走來!看樣子不像和我們打仗!”
“有多少人?”
“二三百人。”
幾人十分吃驚,紛紛:“去看一看什麼情況。”
河、橋、董營長等人急忙走向路口,果然不假,百米之外,確有許多國軍戰士向這裡走來。看樣子,個個背槍,向這兒招了招手,主動表示友好,不像作戰鬥之態。
這時,一匹戰馬馳騁過來,馬上一位將領,面帶笑容。來到近前,翻身下馬,走了幾步,上前道:“請問誰是貴軍長官?”
河注視著他,驚奇地問道:“有什麼事嗎?”
“本人耿恩,原為國軍九十九軍副軍長,現決定擺脫國民政府,棄暗投明,投靠貴軍!”
“好!耿軍長能識大體,看清當前形勢,敬佩敬佩!歡迎!
“我願意接受改編,為解放軍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