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木葉計劃。
這是由音隱村提出,砂隱村大力扶持推動的一項計劃。
作戰主體有三。
其一:對木葉第三代火影進行斬首行動以動搖木葉一方的軍心和士氣。
其二:在木葉釋放守鶴進行破壞行動以摧毀有生力量,擾亂戰局。
其三:砂和音的聯合軍勢對木葉殘存力量進行掃蕩作戰。
雖然砂隱村長老團對名不見經傳的音隱村很是質疑,但是第四代風影則以砂隱村當下的困境說服了長老團。
砂隱村的困境在於風之國的糊塗大名削減軍費,甚至將原本配給給砂隱村的委託交給了同盟國的木葉。
忍者和大名雖然是協商的姿態,但大名的許可權可以左右隱村的方針。忍村與大名的關係,國家支撐著忍村,倘若失去了國家,大名的名義,那麼其他國家就會獲得大義,而一舉殲滅隱村。
實際操作起來當然沒有看上去這麼簡單,風之國大名再糊塗也不會那麼做,不會允許砂隱村被殲滅,這終究只是一種掣肘,骯髒的政治遊戲。風之國大名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糊塗,他只是過度貪婪的斂財,為了斂財去研究怎麼做更省錢,進而得出委託木葉更加划算這一簡單明瞭的資訊。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並不一定要見血,對權力者們來說忍者自始至終只是殺人的工具,上不了檯面。火之國佔據大陸最富饒的土地,資源豐富,人口龐大,風之國雖然是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但貧瘠的沙漠卻佔據了大部分國土,國民只能在沙漠綠洲裡建築村落,十分依賴與火之國的貿易往來,在兩國同盟中,風之國始終是弱勢的那一方。
受國力影響,使得兩國所屬的隱村在任務委託上所付出的成本不同,為了回本,砂隱村的忍者雖然平均實力要優於木葉忍者,可其委託價格也較為昂貴。再加上火之國對風之國的政策表面上看似友好,實際上加深了風之國的依賴度,只等待圖窮匕見的那一刻,就可以收割風之國這波韭菜,其初期徵兆便導致了砂隱村被削減了軍費。
險惡的地理環境與來自大名的干擾造就了砂隱村少而精的忍者培訓方針,但這只是無奈之舉,長此以往砂隱村的實力就越加弱小以至無法挽回的地步。
即使沒有音隱村牽線,砂隱村也早已謀劃著針對木葉的計劃,音隱村的加入更是提高了這份計劃的成功率,雙方一拍即合。
毀滅木葉的計劃本身是極具可行性的。
作為擁有毀滅一國之力的大蛇丸特意在中忍考試期間現身,並且主動自爆音隱村是他建立的村子,嘴上說著手底下就那幾個人,自己的目標就是來找宇智波佐助,成功使得木葉的注意力大半被大蛇丸所吸引,實際上早就跟砂隱村達成了協議,甚至怎麼動手都編排好了。
到時候兩位影忍合力做掉火影,守鶴將木葉中樞破壞,砂和音的聯合軍再進行掃蕩……越是規模龐大的計劃就越不會盡人意,這項本該成功率很高的計劃,其中最關鍵的兩項出了岔子。
作為擁有可以壓制守鶴這種級別力量的風影被大蛇丸抽風搞死了……
是的,無論怎麼想,有風影參與作戰都會極大程度提升毀滅木葉的成功率,可大蛇丸就是抽風把他給搞死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就是大蛇丸的本性,極端的私慾,視眾生為螻蟻,將自己視作推動歷史車輪的上帝,毀滅木葉這件事情必須由大蛇丸來執掌,如果不是由他毀滅的木葉就沒有意義,更不用說和別人來分享這份成就感。
說到底,無論是與砂隱的合作,還是暗殺三代目火影,對木葉的毀滅計劃,這些都是為了大蛇丸自己能夠感到愉悅。
看到會動的東西就感到有趣,看到不會動的東西就會感到無趣,不會轉動的風車根本沒有看的價值。
和平就是這樣無趣的東西,在其它國家都在積極投身於軍備競賽時,只有火之國安逸於和平之中。大蛇丸現在也只不過是想用毀滅木葉的這陣風令風車轉動起來,這不是很有趣的事情嗎?
為了讓這無聊的世間重現混沌與殺戮,大蛇丸樂此不疲,混亂就是他樂趣的來源。
有第四代風影的力量固然會對計劃有幫助,可大蛇丸並不在乎這份力量,那是在自己之下的力量,為了百分之百成功率的木葉毀滅再增加百分之二十並沒有什麼意義。
那畢竟是風影,還是一位強勢的風影,執行計劃並不可能完全按照大蛇丸的想法去走,雙方的利益點雖然相似卻截然不同,這就造成了風影之死。
結果就失敗了……
掌握了永生的鑰匙,作為天才一生順風順水的大蛇丸自信心膨脹突破了天際,對付一個生命值猶如風中殘燭的老頭子,使用穢土轉生召喚出初代二代火影並不是為了增強戰力,只是為了折磨自己的老師,為了讓他也能體會到親手傷害恩師的快感。大蛇丸全程沒有釋放過什麼厲害的忍術,單純在戲耍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