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種外交輿論的攻勢,威廉·亨利·哈里森的解釋是:
“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
外交攻勢之外,特庫姆塞大酋長,在西北部的部落之間往來奔波,到處演說:
“為什麼印第安人連最後的地方也快要保不住呢?”
“就是印第安人缺乏團結,沒有武器。”
“只有從加拿大森林,到墨西哥海灣的全體印第安部落團結一致,拿起武器,才能擋住白人移民進攻的浪潮,並且打敗他們。”
在特庫姆塞的提倡下,印第安部落開始廢除酗酒,抵制白種人的紡織品。
他們驕傲地穿著自己的水牛皮,僅僅拿獸皮換取彈藥和武器。
同時,參照白人軍事組織的經驗,特庫姆塞把各部落的年輕戰士集中起來,統一進行軍事訓練。
…………
特庫姆塞深入部落進行秘密串連,經過三年的努力,許多部落酋長和軍事長官都和特庫姆賽取得了聯絡。
特庫姆賽大酋長,在提培堪婁灣與瓦布須河的沖積平原,組織了印第安部隊,建立了諸部落防禦聯盟。
初時參加的人數有四千多人,他們都是肖尼人、德拉瓦克人、奧季布韋人、渥太華人、刻卡波人、波塔窩託密人中的戰士。
其政治組織採取‘共和國’形式。
…………
這個印第安聯盟,主張是反對白人強加給印第安人的“土地所有權屬於狩獵其土地的部落,部落有權出賣土地給白人。”
特庫姆賽主張“神明把土地賜給他所有的兒女。”
“任何一個部落都無權要求對某一片土地的所有權,因此任何一個部族或部族的一部分不經全體印第安人的同意,都不能把土地的所有權轉讓。”
特庫姆賽和他的兄弟這種思想傳佈得十分成功。
於是,一個美洲大陸前所未有的,印第安人民族運動興起了。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特庫姆塞雖然對內宣揚民族主義,對外卻堅持按照文明規則辦事,他不希望透過戰爭來複仇,他深知在懸殊的敵我力量面前,復仇的想法不切實際。
他計劃以“紅膚色の民族同盟”的名義,以平等地位和白人談判,保障本民族的長遠利益。、
紅膚色の民族同盟的核心原則:
“任何一個部落割讓土地,都必須經過全體部落同意才算有效。由於特庫姆塞的堅持,哈里森最終放棄了這樁買賣。”
一個數萬軍隊,涵蓋數十萬人口的,紅膚色の民族同盟,誕生於俄亥俄河與伊利湖之間的平原森林。
………………………………
挽救一個落於人後的文明,需要太多血汗;
而摧毀它,有時一場小小的戰鬥就夠了;
人們很容易從美國新生的高亢進曲裡,聽到一個族群從破殼而出,到振翅高飛的驚世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