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茗說的陳麒其實都知道,有些資訊也被寫入了《新時代人類史》之中,就像是鬥祖吉爾伽美什的事蹟。
吉爾伽美什借鑑武祖開創的武道,創造了鬥氣一脈。
但是因為鬥氣一脈的條件限制,使得鬥氣一脈在世界的流傳度並不廣。
至於西方超凡者所修煉的鬥氣,其實並不是正宗的鬥氣一脈,其本質就是武道內力。
只不過西方超凡者都是依靠吉爾伽美什創造的鬥氣修煉法,修煉出的鬥氣,所以都稱之為鬥氣。
而真正正宗的鬥氣一脈,只源自熊國千頂之城的神道學院。
神道修行,是藉助神力來錘鍊肉身,最終使得生命力活化,轉化為鬥氣。
在這過程中,鬥氣會沾染上一絲來自神力的神性。
同時,隨著鬥氣的不斷轉化和錘鍊,其中蘊含的神性會越來越多,品質和威力也會越來越大。
這也是鬥氣與武道內力最本質的區別。
如果沒有這個區別,那鬥氣就跟武道內力完全沒有區別。
而吉爾伽美什所借鑑的就是武祖開創的最初武道。
武道發展至今,其實已經經歷了幾次衍變。
這也是正常的,最初武祖開創武道的時候,武道就是不完善的。
隨著武道的不斷傳播擴散,隨著武祖對於武道感悟的不斷加深,必然會不斷完善武道。
武祖最初所創的武道根本法乃是觀想煉體法,也即是《刀勢觀想圖》。
觀想煉體法相較於成仙法要簡單非常多,大大降低了修煉的難度。
但同時,也因為觀想煉體法太過簡單,沒有明確的修煉方向和修煉階段,導致大部分人修煉起來進度極為緩慢。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觀想煉體法的目的,是為了讓肉身生命力活化。
想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錘鍊每一寸肉身。
初時修煉觀想煉體法的人,肯定無法做到一下子錘鍊整個肉身。
這樣就導致有的人先錘鍊雙手,有的人先錘鍊軀體,再加上不知需要錘鍊到什麼程度,使得整個修煉過程太過盲目,導致修煉進度極為緩慢。
後來,武祖基於這種情況,再加上對武道感悟的不斷加深,就開始劃分武道修煉的境界,再針對每一個修煉境界創造相對應的修煉法。
而後,將所有境界的修煉法統合起來,就成為了現如今的武道根本法—《靈藏法》。
《靈藏法》的本質同觀想煉體法一樣,都是錘鍊人體自身,從而達到讓生命力活化的地步。
只不過,《靈藏法》在觀想煉體法的基礎上,將人體劃分為九大靈藏,分別是皮藏、筋藏、骨藏、髓藏、血藏、髒藏、氣藏、竅藏和神藏。
這就意味著,《靈藏法》是由外到內,由簡單到複雜,一步步的錘鍊人體,明確修煉方向,簡化修煉步驟。
這就使得人們修煉武道變得更加的容易,成效也比之前要快。
這也導致觀想煉體法的沒落。
到如今,觀想煉體法已經被《靈藏法》完全取代,幾乎沒有人再修煉觀想煉體法。
而觀想煉體法也被稱為最初的武道。
陳麒十分清楚,雖然觀想煉體法沒落,但是不能否認觀想煉體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