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也沒有舉盾牌了——舉了也沒用,個個手持重型武器嚎叫著向偏廂車陣衝過來。
“射!”,隨著一聲令下,五十門八百斤重的大炮開始發射散彈了,每門火炮散彈的輻射範圍可達三十米,拋去重疊的部分,二十米綽綽有餘,五十門便是一千米,足以完全覆蓋整支步軍大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轟…”,每門大炮裝填火藥十五斤,五十門便是七千五百斤,儘管是黑火藥,其陣勢也非常駭人,此時遠處的回鶻騎兵個個膽戰心驚,馬匹也開始不受控制了。
“轟…”,唐軍根本沒有去觀察射擊的效果,小炮的散彈也開始射擊了。
站在高高的望樓上的慕容延釗卻看得清清楚楚,敵軍步軍大陣在兩輪散彈射擊之後,已經鬆散的陣型起碼削去了三成,剩下的七成這時終於嚇到了,站在原地目瞪口呆。
他們在目瞪口呆,唐軍的炮兵卻在繼續發射,隨著火炮的連續轟鳴,遠處的騎兵終於亂了,這時契必信的一萬騎殺出來了!
契必信的這一萬騎馬匹都是半身皮甲,由兩層厚厚的牛皮製成,騎兵則是上身板甲,下身魚鱗甲,每人夾著一杆一丈長的騎槍,風馳電掣般衝向已經亂成一團的敵騎大隊。
而此時步軍的散彈射擊還在繼續著,又過了兩輪後,除了比較聰明的、站在隊伍後面的少數人跑到城門附近躲起來了,五千步軍幾乎喪失殆盡!
契必信親自領著五千騎排著橫隊直衝敵騎大隊,而另外五千騎越過步軍大營直撲東城門,他們的目的不是奪城,當然了能夠一舉奪城當然更好,而是準備聚殲城下的那一萬騎兵。
阿咄欲此時已經喪膽了,現在隊伍已經失去控制了,他帶著自己的親衛拼命地向城門趕,最後出現了一個奇觀,東城門兩頭都是唐軍的騎兵,中間擠著大隊的回鶻騎兵,一個個拼命向城門口擠。
正對著城門口的步軍大營見此機會哪兒能錯過,火炮又開始發射了,實彈、散彈輪番轟擊,由於阿咄欲尚未進城,彼等又不敢關門,眼看著自己的隊伍在敵軍騎兵、火炮的雙重打擊下損傷慘重。
最後阿咄欲終於突進了城門,等他一進城,生怕唐軍趁機奪城的守軍趕緊關上了大門,而此時還有一千多騎在城門口彷徨無助。
步軍的炮兵當然不會客氣,對著那一千多騎連續不斷的猛轟,而契必信的第五師則守在兩側,小半個時辰過後,這一千多騎也全部陣亡。
最終,阿咄欲只帶回了三千餘騎、八百多步軍進城,不過城裡還有八千騎,死守城池是足夠了。
經此一戰後,包括阿咄欲、仁欲在內,士氣大沮,再也不敢出城浪戰了。
而慕容延釗的炮兵還在繼續轟擊城內,不過這時候,轟擊的間隔變成兩個時辰一次,有時候間隔三個時辰,讓城裡的守軍完全摸不著頭腦。
兩天後,就在城裡的軍民筋疲力盡之際,城外的火炮又響了,此時東城門附近已經完全沒有守軍了,此時的火炮完全是空包彈,第四師的兩千刀盾兵架著雲梯輕輕鬆鬆攻上了城牆,接著是一千五百長槍兵,一千五百弩兵。
城外的步軍大營此時只剩下一千五百長槍兵、一千五百弩兵、一千五百炮兵。
控制東城門後,契必信帶著五千騎突入了城門,很快便受到敵軍約莫三千騎的阻攔,不過彼等略微阻攔後便全體投降了。
當先一位騎將跳下戰馬,單膝跪在契必信的戰馬前面,“將軍,回鶻人跑了,我等是依附於回鶻人的小部族,望將軍接納”
契必信見那人以及其它下馬投降的騎兵確實長得不像回鶻人,便問道:“你等是何部族,阿咄欲呢”
那人約莫三十餘歲,裝扮雖然像回鶻人,長得卻像東胡人,一般來說,回鶻人與與突厥人很像,鬍鬚濃密,而東胡人鬍鬚卻不多,多為山羊鬍。
“稟將軍,我等是漠北的霫部人,契丹興起後追隨回鶻人南下直到今日”
“哦?與那奚部有何區別?”
“將軍,我等與契丹、奚部同出一源……”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