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了塵一陣大笑,“你呀你,看來平日裡沒白疼你”
瞬間又正色道:“明人不說暗話,我是唐國人,到河湟一帶名為僧人,實乃細作”
“啊?”,侯思集剛要驚呼,很快便掩住自己的嘴巴。
了塵繼續說道:“這樣吧,後日起,你在砦子裡挑幾個人跟著我出去,名義上是到各大砦子行醫看病,宣講佛法,實則行那聯絡之事,不過聯絡之事自然由你等來進行,要旁敲側擊,不可直來直去,人心難測,不得不慎重”
於是,侯思集便帶著幾人,名義上是了塵的跟班,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跑遍的湟水以北、大通河以南的各大砦子,一月份的時候更是到了湟水以南,並在靠近廓州的一處廢舊的石堡——前唐的綏和手捉堡,一處純粹的軍堡集結起來。
這些人自然以了塵為首,一共有三百餘人,大多是像侯思集這樣的年輕俊傑,了塵教習彼等讀書識字,演練陣伍,由於彼等都是各自帶著少許糧食,最近糧食吃的差不多了,了塵便帶著眾人輾轉來到石官寨,正好碰到了前來質問的李思穎一行人。
了塵見狀便下令將李思穎等人圍住殺了,這些人都是各大砦子裡的佼佼者,又經過了塵的操練,尋常吐蕃士兵哪是他們的對手,不到半個時辰便將他們全部滅了。
石官寨上面的候寨主是侯思集的親戚,前不久還聯絡過,見米川城主被殺了,自己無論如何也脫不了干係,一咬牙便將三百人放進了砦子。
眼下在這城牆上說話的人便是侯思集,看到潘美卓然而立於雪地裡的形象十分心折,正要叫下面的人開門,了塵卻攔住他。
“潘郎,還識得我否?”
潘美望山瞧了瞧,只見一個光頭和尚站在上面,不過卻看不太清楚。
“我是李承誡,乃大王首屆橫刀都山字營成員”
李承誡?橫刀都幾個姓李的早期成員潘美都認識,不過聽說還有一個比較小的,與現任興唐府尹的李繼基年歲差不多的進了王存章的情報司,難道是此人?
早期橫刀都的成員現如今都功成名就,特別是幾個姓李的,此人為何埋名於此地?
不過終究是前輩,潘美也不敢怠慢,趕緊雙腿併攏,挺直身軀,右手放在心口,低下頭道:“原來是李前輩,後進潘美在此有禮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抬頭看時,只見寨牆上少了許多人,估計是下了寨牆,潘美便肅立在寨門口等著。
隨著一陣吱吱呀呀的聲音,木製的寨門開啟了,出來了一大群人,中間簇擁著一人,正是那自稱為李承誡的和尚。
只見他約莫三十餘歲,方面大耳,面帶微笑,潘美見了上前雙手抱拳施禮道:“末將見過前輩”
李承誡扶起潘美微笑道:“大河後浪推前浪啊,沒想到區區三年,竟出了你這樣的人物”
“三年?”,潘美聽了心裡一怔,難道他三年沒有回雲州了嗎?
李承誡見整整齊齊排在寨門口的七峰都,嘆道:“果然不錯,我看比起橫刀都也不遑多讓”
潘美等人跟著李承基進了寨子,在一座較大的木製房舍終於見到了此地的主人,一個叫侯孝傑的老頭,不過他可是一臉憂愁。
潘美見了便笑道:“候寨主,勿憂,不出半年,河湟之地盡屬唐國矣”
侯孝傑幽幽地說:“河湟地帶苦寒無比,種的莊稼只夠自己吃的,想穩守此地,需要大軍駐守,而大軍駐守又需要錢糧,不易啊”
潘美道:“別人易不易我不知曉,不過在大王手裡絕對會穩如泰山”
侯孝傑嘆道:“唉,哥舒翰大將軍在的時候也是如此說…,好了,你等後生說話吧,我老了,要去歇息去了,事已至此,石官寨也只能跟著一條道走到黑了”
等老頭走了,雙方敘談過後都是很興奮,李承誡對潘美說:“不知郭候接下來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