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軍候進城後立即控制了東西兩座城門,當杜論悉也匆匆忙忙往回逃時,他卻關上了城門,並在城頭山豎起了唐軍的旗幟。
“嶽將軍,你這是何意?”,杜論悉也在城下焦急地喊道。
“哦,我此次來就是為了這番禾城,多謝你配合”,嶽軍候說完便仰天大笑。
杜論悉也大罵不止,不過後面的仁欲卻不管他這許多,帶著騎兵繼續向他趕來。
“仁欲王子,我等都上了唐軍的當了,我等何不罷手言和……”
“狗東西,你等殺了我全家,還想與我言和?”
仁欲帶著兩千多騎瞬間便將杜論悉也包圍了,而嶽軍候卻好整以暇地在城頭觀看兩軍的戰鬥。
不多時,杜論悉也的幾百騎兵便被兩千多回鶻甲騎消滅得乾乾淨淨,杜論悉也也傷重被俘。
對於杜論悉也,久駐涼州的仁欲自然認識,他安排了五個騎兵,將杜論悉也的頭部、兩手、兩腳綁在五匹馬上,隨著他一聲令下,杜論悉也很快被分成了幾塊。
至此,仁欲心頭的仇恨稍稍化解了一些,不過看著城頭唐軍的旗幟,以及身邊只剩下兩千多騎的現狀,他一咬牙,帶著人馬返回甘州去了。
至此,嶽軍候成功奪取番禾城。
幾乎在同時,李晟基親自帶著駐紮隴右的惲懷楚步軍第三師進抵昌松城下。
昌松城目前只有兩千騎在裡面駐守,剩下三千騎都被守將蘇論乞沒帶著去援救烏城寨去了。
李晟基沒有急於攻城,而是讓步軍第三師團團將昌松城圍了起來。
昌松城也就是後世的古浪縣,正好建在烏逆水衝向涼州大平原的出口。在昌松城的西北約二十多里路的地方,有一處沙丘地帶,約莫十多里路長,是涼州到昌松城的必經之路。
此時正有一支大軍在此行進。
領頭一位軍將約莫二十多歲,正是折逋嘉施的長子折逋勿論,得知昌松城被唐軍圍了後,折逋嘉施知道上了李晟基的當,當下也不理會番禾城,立即派折逋勿論帶著五千騎去加強昌松城的防守——昌松城扼控烏逆水的谷口,如果丟失了,自己的老巢不保啊。
所以,在得知昌松城被唐軍的一萬步軍圍住後,他也知道唐軍絕對不會是這點兵力,不過心裡記掛老巢,還是派出了五千騎。
折逋勿論忐忑不安地帶著五千騎穿過這段沙漠,此時接近天黑,道路上已經有些模糊了。
“加速前行!”,看著四周影影綽綽的沙丘,折逋勿論心裡突然冒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這個命令還沒有完全傳達下去,大軍的前面、後面都傳來了隆隆的馬蹄聲。
“上當了!”,折逋勿論心裡一驚,不過他瞬間便做出了決斷,“拼死向後突破,回涼州!”
來的是契必信的第五師,彼等已經在此忍著烈日和風沙守候了一天一夜,終於在氣溫降下來後等來了敵人。
可憐折逋氏的騎兵還不是後世控制涼州的那支騎兵,所有的騎兵幾乎都不著甲,大部分人還都是剛從牧民轉化成的騎兵,手裡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重型武器自然不用想,有的手裡還拿著削尖的木棒,有的拿著割青稞的鐮刀,如何是全副武裝的第五師的對手。
不到一刻鐘,折逋勿論的五千騎就搖搖欲墜,“向兩邊突破!”,他又下達了命令,他自己將希望寄託在了西側的荒漠上,那裡他們吐蕃人地形最熟,只要越過了這段荒漠便是沙溝河谷地,屆時是沿著谷地回到涼州還是去烏城寨都可。
不過他還是安排了部分人從東邊突破,東邊的荒漠很短,出了荒漠便是綠洲,他估計唐軍必定也在那裡安排了伏兵。
他預料的不錯,唐軍確實在東邊安排了伏兵,不過西側的沙溝河也沒放過,楊重貴親自率領五千騎在此等候。
最終折逋勿論只帶著不足百騎跑回了涼州。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