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剛才吐蕃使者的說法,涼州城現在已在彼等之手,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河西是我國必取之地,不管涼州城在何人之手,對我國來講都是必取的”
“以前涼州在回鶻人手裡,我等攻略涼州還要防範甘州的援軍,現在好了,彼等吐蕃人能有甚援軍?鄯州的李孝謙與彼等倒是同族,不過末將可是聽說過了,李孝謙的祖上便是吐蕃王國鎮壓河西一帶吐蕃奴人的大將,以前蘭州的尚倫欽的祖上也是,兩者之間似乎沒有聯絡的可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此一來,我等專心攻略涼州便是”
“如何攻略?眼下吐蕃人佔有三城,涼州、昌松城、番禾城,如果末將預料不差的話,涼州、昌松城應無大礙,不過靠近甘州的番禾城回鶻人一定不會輕易放棄”
“如果番禾城丟了,涼州就會直面回鶻人的大軍,因此,番禾城吐蕃人又不得不保,如此一來,番禾城便會成為涼州的主戰場,以吐蕃人的戰力,彼等應該不是甘州城一萬甲騎的對手,這也是彼等向我等示好的原因所在”
“按照王侯剛才的說法,吐蕃人有兩萬騎兵,雖然還不知曉彼等具體的軍力佈置,不過其主力的一萬騎多半設定在涼州城,其餘五千騎分駐防禦甘州的番禾城以及防禦我國蘭州的昌松城”
“一旦番禾城迫在眉睫,涼州城必定會出動兵馬救援,能出多少,最多五千騎”
“以上便是末將的判斷,我等是否在此基礎之上再做下一步的商議”
李晟基聽了眼前一亮,這嶽軍候平時除了善於統兵、練兵,作戰勇猛之外,好像也並沒有特別之處,沒想到還有這一番計較,看來平日裡自己將他壓得有些狠了,也該放出去歷練一番了。
“那依你之見?”,他於是便問道。
“主上”,嶽軍候恭恭敬敬行了一禮,“末將愚陋,不過尚有一得”
“其一,不妨答應吐蕃使者,以穩其心,不過只是口頭上答應”
“其二,末將聽聞以前主上曾為借道一事煩憂,現在甘、涼分屬兩地,這機會便來了,這裡又有二策,一是向吐蕃人討要番禾城,一旦成功,今後甘涼二地之間是我唐國,兩地倒安穩了,估計雙方都會同意”
“如果吐蕃人不答應,我等可許諾幫助彼等守衛番禾城,條件是將白亭海一帶交給我國,當然了等幫助彼等打跑回鶻人,我等再借故逗留下來,或者乾脆佔了番禾城”
“如果吐蕃人兩下都不答應,我等便在蘭州的廣武縣、會州的的媼圍縣秘密集結重兵,等彼等援救番禾城時突然出動,一舉拿下涼州、昌松城”
“吐蕃人的精銳都在這三城,一旦三城拿下,彼等的精銳估計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屆時根據環縣的打法,逐漸侵吞六穀之地,抑或白亭海到涼州一帶的綠洲都是兩可”
李晟基此時已經有了定計,“你等也說說吧”
“主上”,季無憂起身說道,“嶽候之策甚好,涼州的吐蕃人雖眾,核心自然是那兩萬騎兵,一旦兩萬騎兵覆滅,涼州唾手可得”
“主上”,歐陽浩也說道,“下官建議,番禾城之策與集結大軍同時進行,廣武縣方面可安排七峰都,此處須穿過琵琶山,如果要掩人耳目的話,非七峰都不可,另外,新一屆軍校的畢業生也是按照七峰都的模式訓練的,不妨加強到彼處”
“另一路則從媼圍直奔昌松城,涼州的軍隊必定會出城救援,如果彼等同時救援番禾城的話,涼州城就空虛了,屆時再安排一路奇兵一舉拿下涼州”
“不過,還是要將彼等困在城裡或者在野外全殲,否則一旦竄入比環縣大得多的山南谷地就麻煩了,雖然不擔心彼等的軍力,不過戰事曠日持久地拖下去對我國經略河西也不利”
“國主”,楊重貴起身說道,“季相、歐陽候、嶽候說的都挺好,不過我等還是要防備鄯州的李孝謙,特別是尚倫欽還在他那裡,如果尚倫欽說動李孝謙進攻蘭州或河州那就不好了”
嶽軍候正想出口反駁,只見門外有人探頭探腦,王存章見了向李晟基告罪後便出去了。
半響,等王存章再進來時,一個驚人的訊息從沙州傳來了。
“元豐在沙州遇刺,目前昏迷不醒,行刺的正是鄯州李孝謙的長子李思敏!”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