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到襄武縣不到一百五十里路,韓令坤帶著這兩千人一個急行軍,在天亮前便進抵襄武縣附近,這樣的行軍速度,七峰都的山地兵、薛延陀兵都不算什麼,不過就慘了領路的郭靖了,幸虧他平日裡也勤練武藝,身體素質還算不錯,否則絕對會累個半死。
隊伍裡還有一人,原藏才部的少主王承美,幾年後他已經是二十歲的壯漢了,他本來不是七峰都的成員,而是畢業已經兩年,在李承基的近衛旅做一名團都的副都虞侯,這次李晟基讓他跟著,自然有他特殊的考量。
抵近襄武縣附近時,兩千人便找了一處山谷地帶隱蔽起來修整,修整了兩個時辰後,隊伍繼續出發,這次就不能早走大路了,而是穿過渭水北岸的山體一路蜿蜒向東,路,當然是沒有的,不過看著南邊的渭水就不會迷路。
這下連王承美也吃不消了,不過七峰都和薛延陀兵卻安之若素,但速度畢竟慢下來了,天黑之前也只走了一半的路程。
晚上就在山間休息了一晚後,第二天天亮後繼續出發,約莫中午時分終於抵達武城寨附近。
修整一個時辰之後,赫連坤帶著隊伍大模大樣來到武城寨前,武城寨裡的吐蕃兵早已看見這支隊伍了,趕緊稟報了次仁。
所謂城寨,實際上也就是一人多高的柵欄,四角有一丈多高的望樓,次仁霸佔此地,由於本部人丁稀少,再好的城池也守不住,東邊的李彝殷,西邊的米擒虎都能輕易地將他滅了,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外人”才苟活至今,否則此處早已成了雙方爭奪的戰場。
次仁看著眼前這支隊伍,眼睛有些花了,彼等從山上下來,既有可能是李彝殷的人,也有可能是米擒虎的人,不過米擒虎沒有步軍,那多半是李彝殷的人了,想到這裡便向外面喊道:“我部向來與李節度交好,你等前來,意欲何為?”
他說的是吐蕃語,党項語與吐蕃語接近,他想著對方一定有人聽得懂。
只見大隊中前出一人,年約二十,來到望樓附近和次仁嘰嘰哇哇說了一通。
次仁一聽,彼等是大唐過來的,現在要接管此地?
在仔細看這些人的裝束,確實與李彝殷的步軍不同,這下他犯躊躇了。
“可有憑證?”,此地是大唐的羈縻地,自己又不好明言拒絕。
這時,排在薛延陀陌刀兵後面的是一千七峰都計程車兵,他們將手中一石的山地弩斜指向天空,而王承美趕緊退到隊伍裡面。
“咻咻咻……”,一千隻弩箭齊刷刷地射向了木寨,猝不及防之下,站在寨牆上的人,包括次仁在內幾乎全部被射倒了,同時一千薛延陀陌刀兵在韓令坤的親自帶領下小跑著奔向木寨。
在弩手的掩護下,陌刀兵很快就接近了木寨,重甲的陌刀兵舉起四十斤重的陌刀奮力砍向寨門。
次仁的部隊裡倒有一些弓箭手,可惜在弩箭的拋射下此時都抬不起頭來。
不多時,木製的寨門怦然到底,全副武裝的陌刀兵殺了進去。
與重甲重刀的陌刀兵相比,只有一根長矛的吐蕃兵簡直太弱小了,一刀下去不是人頭落地,便是半片身子,不到小半個時辰,寨子裡計程車兵全嚇到了,紛紛跪地投降,此時,寨子裡的一千士兵幾乎被消滅了一半,整個大寨裡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血腥味。
這時王承美又出現了。
說起藏才部,與眼前的次仁部還真有一些淵源。
自朗達瑪滅佛以後,幾乎所有的吐蕃部落都拋棄了佛教,轉而信奉自己的苯教,不過也有漏網之魚,藏才部和次仁部便是其中唯二的兩支——這也是他們遠離大的吐蕃部落的原因之一。
王承美一番現身說法後,整個次仁部都投降了,一半是因為陌刀兵那嚇人的殺氣,一半是因為王承美。
次仁死了,不過他們有了新的法王和城主。
奪取武城寨後,韓令坤立即派郭靖沿著驛道回去報信,同時讓王承美調集境內的人手,即刻加高、加厚城寨的防禦——加高好說,採用更高的木頭便是,加厚就是燕軍的老傳統了——裝滿沙土的草袋又隆重登場了。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