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之難,河北大平原廣袤無邊,耶律德光逃走的路線也太多了。
此時,李晟基還在幽州西南的良鄉縣境內,趙行方、趙元瑛的使者還沒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見到李晟基、宋審虔加起來只有兩萬餘人,竟想將耶律德光的幾萬精騎一網打盡,兩位使者不禁有些瞠目結舌。
“大王”,半響,一位使者開口了,“如果想扼控契丹人東逃的路線,下官倒有一個想法”
李晟基聽了眼睛一亮,是啊,自己死盯著地圖看,後世又沒倒過京東一帶,放著眼前的“土著”不問,能找出一處適合的地點那就見鬼了。
於是連忙請教起來,只見那位使者指著地圖上一個小點說:“大王,幽冀之地確實一馬平川,不過如果契丹向東撤退的話,必過徐無縣,此地在玉田東南約一百里地,其北面是燕山,南面水網縱橫,溼地遍佈,唯有透過徐無縣的驛道穿到達平州”
“但彼等向北亦可逃竄,或越過邊牆,或穿過燕山抵達平州,均有驛道可走”
這位使者所說的徐無縣實際上就是後世的唐山豐潤,而穿越燕山的驛道則是遵化遷西一帶,當然了,這就不是李晟基所知曉的了。
徐無也在薊州境內,這樣一個要道,以耶律德光的精明,沒有理由不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但李晟基卻別無選擇,只能賭一把了。
他賭耶律德光是不願穿過邊牆或者燕山回到自己的轄地的,平州也是他不願放棄的,這樣的話,最好、最近的路必然是穿過徐無直接回到平州。
當然了,前提是李晟基加上宋審虔這兩萬多人必須得打敗耶律德光的幾萬精騎才行,否則就是佔了徐無,也是無用之功。
到今年為止,李晟基來到後唐已經七年了,不斷的勝利讓他信心更加充足,心志更為堅定,他立即下達了一系列命令。
他命令還在雲州的楊繼榮、慕容延釗的忠義旅立即出發,利用奚部服裝與契丹人接近的優勢,隱藏行蹤,奇襲徐無。
“不可放一人出城”,這是李晟基的原話。
為了擊敗耶律德光的大軍,他又將高彥平的飛龍旅、契必信的捷豹旅、嶽軍候的陌刀隊、新編的一都步軍全部調到幽州戰場,這樣一來李晟基麾下的馬步軍近兩萬人,加上宋審虔的一萬禁軍,足夠與耶律德光一戰了。
這十天,李晟基就做了這些事,等大軍到齊後,一天之內便趕到了幽州城下。而此時,耶律德光還在忙著佔領薊州的要地、打草谷、等待接防的平州步軍,忙得不亦樂乎。
想打敗耶律德光,就不能內應外合將幽州佔了,與宋審虔商議之後,李晟基幽州城東紮下大營,是對付耶律德光的主要力量,而宋審虔則佈置在城南,主要對付萬一狗急跳牆出城邀戰的時賽。
與往日不同的是,這次李晟基並沒有安排挖掘壕溝、暗樁什麼的,用一千輛偏廂車簡單圍了一個大圈,每面兩百五十輛,形成了一個周長八里的正方形大圈。
三日後,興許是耶律德光得到了李晟基來到的訊息,或者是接防的步軍已經就位了,他盡起四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幽州,來到幽州城外,在李晟基大營的東邊五里處也紮下了大營,紮營過程中,李晟基並沒有派兵騷擾。
幽州城四周一馬平川,擺幾十萬大軍都沒有問題,附近的小河也很多,兩支大軍都在河邊上紮營,也不虞缺水之苦。
次日,耶律德光讓一萬平州精騎守衛大營,親率三萬宮帳軍來到李晟基大營面前。
這一日,李晟基將面向東部的偏廂車開啟了,前面是大盾兵和鐵槍兵守衛,一副任你來攻的模樣。
耶律德光冷冷地看著眼前的偏廂車大陣,昨晚他的偵騎已經在大陣四周勘踏過,並沒有往常的壕溝、暗樁、陷阱等物,不過保險起見,他還是派出三千騎向李晟基大營露出來的那一側做了試探性的進攻。
兩支隊伍之間的距離約莫兩百步,不過這三千騎在三千弩手的飽和打擊下連五十步的距離都沒有接近就退回去了。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