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三個月的夏州戰役終於落下帷幕了。
李彝殷遷到秦州後,賀慕嶽並沒有跟著去,但以党項諸部為主體的五千精銳步軍卻跟著去了。
朝廷取消了定難軍,將夏州劃到保國軍,將銀州、麟州、府州三州劃為保義軍,任命折從遠為寶義軍節度使,楊信則調到更為富庶的銀州任刺史,而綏州則劃到了彰武軍。
此時,楊世榮也將媯州的奚部遷到了大草原的西部,李晟基從中抽調一千到姚猛的黑雲旅,又抽調三千組成忠義旅,由楊繼榮任旅都指揮使,慕容延釗任旅都虞候。
又在各部族抽調騎兵加入黑雲、飛龍、猛虎、忠勇四旅,將其兵力補充完畢,將薩葛部的兩千精銳全部補充到赫連震的興夏都,加上赫連震在自己的部族抽調的青壯,興夏都擴編後達到四千人,再名之為“都”就不太合適了。
李晟基便將之改名為“金狼旅”,又將契必信的忠勇旅改稱“捷豹旅”,赫連威的忠義都改為近衛都。
這樣一來,李晟基麾下就有黑雲旅五千人、金狼旅四千人、飛龍旅三千人、猛虎旅三千人、捷豹旅三千人、近衛都一千五百人,加上橫刀都,合計騎兵兩萬人。
賀慕嶽的五千步軍投靠過來後,考慮到賀慕嶽在刀盾方面確實有長處,便保留了一個都一千五百人的刀盾兵編制,剩下的人全部按照佑國軍的編制組成了兩個標準都,多出來的九百人分別安插到此次大戰中受損傷的近衛第一旅和弩兵中去。
考慮到雲州步軍機動兵力的空虛,夏州戰役後,李晟基又開始了新一輪擴軍,又增加了三個都的步軍和兩千人的弩兵。
完成編制後,李承基繼續率領近衛第一旅、金狼旅、兩千弩兵駐守新勝州城,契必信率捷豹旅及賀慕嶽的三個步軍都駐守夏州,由契必信任夏州防禦使,郭榮繼續率領兩千步軍駐守宥州,李晟基嚴令他在一年之內將這兩千步軍改為騎兵,最少也是騎馬的步軍。
高彥均的猛虎旅繼續駐守朔州,高彥平的飛龍旅駐守蔚州。
此次大戰後,嶽軍候的重灌步軍都只剩下一千人人,由於合格計程車兵難尋,嶽軍候和李晟基商議後,將大戟兵的四百人全部補充到陌刀兵裡面,形成了六百陌刀手,四百摧鋒弩手的千人編制,繼續駐紮在靜邊軍。
如此一來,雲州就有姚猛的黑雲旅、忠義旅、李承訓的四個都的近衛第二旅、李繼基的四千弩兵,近一萬五千人的機動兵力。
話說耶律德光得知夏州戰事後,由於高模翰在遼東、黑水一帶的清剿行動還算順利,立即親率三萬大軍向西疾馳,不過等他趕到黑城時,夏州的戰事已經結束了,而自己還有大量的俘虜在李晟基手裡。
最後雙方商議後,李晟基與耶律德光又進行了盟誓,約定永世互不侵犯,不過這也是雙方都虛與委蛇的結果,一旦時機成熟,雙方都可能分分鐘違反盟誓。
李晟基歸還了耶律劉哥、韓匡凝、蕭撻奴等契丹將士以及蕭撻野等重要人物的遺體,耶律德光也對奚部遷出一事不再追究。
接回戰俘後,耶律德光決定將西南面招討司改為統軍司,任命其叔父耶律安端之子耶律察割為統軍司大祥穩。
此次僥倖逃脫的蕭承恩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因禍得福,得以榮升山南都監,耶律德光任其在山南附近諸部族中招募五千兵馬。
臨走前,耶律德光給耶律察割留下了一萬精騎便返回龍化州了。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