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州之戰後,李彝殷痛定思痛,將分佈在彰武軍的野利六部的三部遷到夏州,從中選拔精銳五千,又從夏、銀、綏三州的拓跋、房當、細封、費聽四部選拔精騎一萬,在三州的漢民中選拔步軍一萬,造成目前夏州城有騎兵逾兩萬,步軍一萬五千,加上隨時可以動員的部族騎兵,區區一個夏州城就可以屯兵五萬。
不過如此一來,李彝殷的糧餉就吃不消了,夏州附近的牛羊雖多,也可能全部供應大軍支應,幸虧自拓跋思恭起,党項李氏積蓄豐厚,特別是擊破黃巢長安一戰中搜刮擄掠甚豐,加上幾十年在彰武、定難的積累,党項李氏之富庶不亞於河東、幽州,李彝殷用一些錢財向朔方、河東購買糧食,加上牛羊,勉強能供大軍、難民之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統萬城建於五百多年前,當時赫連勃勃歷經五年方建成,建成之後歷經大夏、北魏、南北朝、隋、唐五代,五百多年依然完好無損,是當時黃河“幾”字形內部、邊牆以外最大的城池。
城池外牆呈灰白色,當地人俗稱白城子,高約四丈,牆根最寬處也達四丈,周長約二十里,有六座城門,每座城門前都有馬面牆,城牆上城垛、敵樓林立。
牆體之堅硬為天下之冠,當時李嗣源命藥彥稠領五萬大軍討伐李彝殷、李彝超兄弟時就對統萬城堅硬的牆體一籌莫展。
城池分為內外兩城,兩城面積差不多,西城為內城,以前是赫連勃勃皇族及禁衛居住的地方,現在則是党項貴姓及少數漢人親貴居住的地方,駐有五千鐵鷂子,外城則是普通駐軍及民戶居住之所。
城池建在烏水今靖邊縣海流兔河)與朔水今無定河)之間的夾角地帶,西邊則是契吳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易守難攻。
城池高峰期可承載十萬軍民居住,不過目前只有五六萬人。
李彝殷將進入夏州的難民分為幾撥,農戶一撥、牧民一撥,工匠一撥,先讓城裡的大戶自己挑選,挑剩下的自己再做統一安置。
農戶自然去給大戶人家做佃戶,牧民則幫著党項部落及幾大貴姓養馬、放馬,至於工匠,城裡則是大量需要,多多益善。
夏州步軍副都指揮使賀慕嶽今天也帶著自己的管家和幾個親衛在城外挑選難民,他在城外的朔水邊上有良田八百畝,佃戶是多多益善,另外他也想給自己挑選一些馬伕——漢人馬伕,現在的統萬城除了他這樣身居高位的漢人,普通漢人地位低下,不過當做“有用的牲口”使喚罷了,連貴為李彝殷妹夫的賀慕嶽平日裡也沒少受氣。
故此,賀慕嶽想趁著難民大量到來的時機挑選一些馬伕,替換掉平素頤指氣使、很難管理的党項馬伕。
賀慕嶽挑了半天,也沒選到合適的,正想離開時,劃歸為“馬伕難民”那夥人的最後面突然出現了一陣嬰孩的啼哭聲。
賀慕嶽循著哭聲看去,只見那裡縮著一家人,男的約莫四十歲,身材中等,長相普普通通,他身邊還有一個少年,長相與他差不多,黑黑瘦瘦的,兩人中間則是一個約莫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女人懷裡還抱著一個看模樣不到三歲的小女娃。
剛才那哭聲正是那女娃發出來的。
賀慕嶽見了心裡一動,便越過眾人走到那家人面前,那家人見到“貴人”來了,趕緊站了起來。
“你等是一家子?”,賀慕嶽問道。
那中年漢子正想開口,只見那女人將女娃遞給他自己搶先答道:“大人,是的,我等都是從延州罷交縣過來了,我家男人和兒子常年給大戶人家養馬,侍弄馬匹的手藝在當地也是極好的,大人,就收下我等吧”
“罷交縣?”,賀慕嶽正好也是罷交縣的人,不過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回老家了,接著又問了她具體住在何處,家裡還有什麼親戚,問了之後見沒有什麼破綻,便把目光轉向那漢子。
只見他雖然相貌普通,四肢卻很矯健,手指頭骨節粗大,虎口的老繭清晰可見。
“你入過軍伍?”,賀慕嶽問道。
“是的,大人,小的…年輕的時候在岐王手下當過一年時間的騎兵,後…來受傷後便回到家鄉種地、養馬”,那人有些結巴,難怪他婆娘剛才不讓他說話。
他所說的岐王是在唐末關隴一帶風雲一時的李茂貞。
賀慕嶽心裡一動,既是老鄉,又是騎兵出身,這樣的馬伕再好不過,便又問了一下他當時在李茂貞那個將領的手下當兵,又和他聊了一下李茂貞營伍的一些情況,見沒有什麼問題便對他說道:“好,就是你等了,你等去我府上,你和你兒子幫我養馬、放馬,我府裡有戰馬五十匹,可得仔細餵養,你家婆娘可在廚房幫工,食宿除外,一個月算你一家五吊錢,你看如何?”
賀慕嶽這個條件已經很好了,其他被領走的,每天能混個溫飽就不錯了,哪兒還能有工錢可拿?
那漢子聽了,一家人都跪下了,“多謝大人”。
等賀慕嶽將漢子一家扶起來,見到那漢子眼裡隱隱有些淚花,這下他完全放心了,便拍拍他的肩膀,“你等只管好好做,我是不會虧待你等的”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