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唐清泰五年公元938年)七月一日,扎扎烏,西大營東側。
耶律劉哥的兩張高几放在露天的中央位置,一張面朝東部,上面供著馬頭、牛頭、羊頭各一,還有兩碗新鮮的血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張高几坐北朝南,上面放著筆墨紙硯、兩支箭。
耶律李胡接到耶律德光的命令是讓他與李晟基盟誓、結為兄弟,今生互不侵犯,不過耶律李胡、李晟基二人卻都不樂意,最後便約定只盟誓、簽訂和解協議。
李晟基忍住強烈的噁心喝下那碗血液,與耶律李胡一起拜了初升的太陽,這是耶律李胡要求的,他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陽本來就是他母親述律平尊奉的摩尼教最崇拜的,二是自己的母親、契丹國的皇帝都在東面,李晟基卻不以為意,他的心裡只有太陽。
他現在只能忍著,以他目前的實力想挑戰強大的契丹時機還不成熟,只能虛與委蛇,這幾天他殫精竭慮,苦苦思索破敵之策,想來想去也沒個頭緒,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計策都是徒勞的,兩座大墓給他的恩賜已經足夠多了,再想要更多那會遭天譴的。
拜完太陽之後,李晟基又獨自面向南面拜了一拜,眾目睽睽之下,基本的禮節還是要做到的。
二人折箭之後,在協議上簽字蓋章,這是李晟基強求的,本來耶律李胡認為一起喝過血,一起拜過太陽這誠意已經很重了,不過李晟基到底是後世來的,總覺得空口無憑,非得要籤什麼“協議”,最後拗不過他,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李晟基蓋上了自己代王的大印,耶律李胡則蓋上了北院大王的大印。
協議的核心內容只有兩條:
一是雲州、契丹三年內互不侵犯;
二是在雲州的定北城外的正式設立榷場,雙方互派官吏管理。
簽字蓋章後,李晟基將張紙疊好放到自己的懷裡,而耶律李胡卻隨手遞給了身邊的親衛。
最後李晟基將自己的手伸了出去,耶律李胡一看就懵了,這是何意?
這也是李晟基這個後世來的人一個習慣性動作,而此時的中原人以矜持為重,即使再親厚的的朋友見了面也是先行禮,後敘話,而契丹人則是擁抱。
李晟基一見知道自己想差了,可兩邊都有士兵盯著呢,也不好冷場,雖說是虛與委蛇,但基本的面子還是要要的,隨即抓起耶律李胡的手握了起來。
耶律李胡還以為李晟基對自己不利,正要掙脫反擊,沒想到李晟基只是輕輕地握著他的手,還朝向兩邊計程車兵點頭致意——如果此時有照相機的話,沒準他還會面帶微笑呢。
耶律李胡無奈,也只好學著李晟基的樣子點頭致意。
其實李晟基心裡也清楚,這次耶律李胡能屈尊和自己盟誓,肯定是契丹國內部發生了大事,耶律德光嚴令他和自己盟誓,否則以他現有的兵力不可能如此行事。
不過這樣也好,眼下自己帶著大軍平安南下是頭等大事,有此機會,夫復何求?
至於所謂的盟誓、協議都是虛的,今後一方實力強大了,時機成熟了,隨時都可以翻臉,李克用和耶律阿保機還折箭盟誓約為兄弟呢,李存勖和耶律德光還不是打了十幾年。
等契丹大軍撤走了,李晟基先安排將南側山陵的水井、墓室的正門全部封上,還用上了水泥,最後從外邊看不出有動過的痕跡,只留下北側山陵的那口井——這是給耶律李胡他們看的,不過井下的甬道也堵上了以免他們發現端倪。
南下時李晟基也沒放鬆警惕,單廷貴的輕騎在前面開路,高彥平的渤海都在後面壓陣,中間兩側是偏廂車,將步軍、弩兵、家屬夾在中間,一旦有變,一個新的偏廂車陣也能很快組織起來。
兩天後,大軍來到扎扎烏南端,姚猛等人等人早已恭候多時了,雙方人馬久別重逢,自是一番激動、慰問不提。
等李晟基走遠後,耶律李胡派人到山陵檢視究竟,發現那口水井後,他仰天長嘆:“天不絕李晟基,為之奈何!”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