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李胡下首那位便是契丹國現任大薩滿的首席護衛,迭剌部精通巫術和技擊的耶律元,年少時遊歷中原,修習了佛法、道法、劍術,回到契丹後又從遊獵、騎馬中悟得了生命的真諦,準備結合摩尼教、佛教、道教改進巫教,使之向其他宗教一樣有體系可修習,有神靈可供奉,可惜現在還沒有大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他回到契丹後覺得中原的擊劍之道過於注重傳神、招式,而對敵卻大大不如,便根據自己在遊獵中對付熊虎、鷹鷲的經驗,改進了劍道,自創了契丹厲劍,現在他沒希望成為一代繼往開來的大薩滿耶律德光給他起名耶律元,自有殷殷期盼之意),倒有成為契丹第一武術家的潛質。
不錯,他就是現今契丹第一勇士,馬上鐵槍、馬下大劍,契丹境內無論番漢,皆無敵手,一手出神入化的馬技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現在的他既是大薩滿的護衛,還是耶律德光狼牙都、述律平屬珊軍的總教頭。
他手下有三百騎,跟李晟基的黑甲騎一樣,也是全身的鑌鐵黑甲、面具、鐵槍、大劍、黑色披風,左臂上還掛著鐵盾,面具上畫著契丹崇信的鬼神圖案,加上一色的黑馬黑甲騎只是裹著黑甲),在契丹人眼裡,他這三百騎就是鬼神的化身,比他日常跳的鬼神的舞蹈靠譜多了。
而韓延徽下首的那位漢人武將則是韓知古的侄兒,韓匡遼,耶律德光近一年來苦心孤詣的三千漢兒弩手就是他帶領著。
幾次大戰之後,李晟基的破軍弩或多或少傳到了大漠,由於龍化州、大定府、臨潢府都有大量的漢人工匠,仿製起來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
最關鍵的是,這三千漢軍弩手還都是騎兵,或者說是騎馬的弩兵,機動力比李晟基的強弩都可強了不少。
耶律德光讓人將自己面前的矮几挪走,在地上攤開了一大張地圖,見眾人都圍過來了,指著地圖上一個地方說:“就是這裡!”
……
六月中旬,李晟基的大隊人馬終於來到了他們此次南下最兇險的地方——烏古敵烈統軍司東南部的一處荒原,當地人叫扎扎烏的地方,周圍有很多高低起伏的丘陵,不過全是光禿禿,地上也幾乎沒有植被,全是黃土和砂礫。
扎扎烏方園幾百裡,漢代時這個地方還是草木茂盛之地,可惜經年砍伐放牧,到此時已經荒廢了,周圍幾百裡也沒有人煙,不過由於故唐驛道就從此穿過,李晟基他們也只好備足了食水草料,準備花上一兩天時間一鼓作氣穿過扎扎烏。
扎扎烏此地正好位於北海與雲州中間,北去、南下都接近兩千裡,如果在此被困,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李晟南下時,見周邊的遊牧民族對他們這路大軍並沒有襲擾之舉,一路上還暗自驚訝,故唐驛道的東面便是烏古敵烈統軍司,西邊就是西北面招討司,但兩路人馬都沒有動靜,原本乞力都還想去北阻卜去招攬自己的族人也被他止住了,北阻卜所在的地方正是後世蒙古國烏蘭巴托附近,水草豐美、遼闊,完全沒有必要跟著自己南下。
不過乞力都還是將自己和部屬的家眷帶走了,阻卜大王和西北面招討司也沒有阻止。
一切太不尋常了,敵人要不是畏懼他們,就是在醞釀一個更大的陰謀!
所以在過扎扎烏時,眾人所有的水囊都裝得滿滿的,偏廂車上的水桶也全部加滿了,就是怕在扎扎烏被困。
白天,有高家兄弟和孩兒都四處偵查,一到晚上李晟基就把偵騎全部收回來了,草原上到處都是狼群,搞得不好就會陷入絕境。
由於隨行的婦孺眾多,還有不少孕婦,大隊也不可能走得很快,在扎扎烏里走了一天後,眾人在兩座光禿禿的丘陵之間紮下大營,兩座丘陵的頂上還各安排了一百人值守,丘陵兩側的出口都用偏廂車堵好,李晟基決定休息一晚後繼續南下。
不過李晟基很快為自己的輕敵付出了代價。
半夜裡,他被叫醒了,當夜在山頂值守的是嶽軍候的刀盾都,等嶽軍候領著李晟基爬到山頂上一看,他還以為自己在做夢!
以兩座丘陵為中心,四面八方都是燈火,多半是篝火,從山上朝下望去,到處是星星點燈,人喧馬嘶。
起碼有五萬人!
李晟基的心霎時就沉到了谷地。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