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見契丹大軍撤走了,在定州邊界隱隱威懾的趙德均三千銀鞍契丹直也縮回去了,不過此時李晟基卻大方得很,沒要任何條件便放趙元瑛父子返回了幽州。
二月下旬,在送別薛文遇後,李晟基帶領全部軍馬、工匠、礦戶以及願意跟著去雲州的農戶幾萬人也出發了,惲懷楚、薛矩也撤離雁門關,從嵐州北上回朔州。
十天後,洛陽宮,至德殿。
李從珂、李重美、房暠、李崧、李專美、劉延朗等人正在聽薛文遇、宋審虔兩人的講述。
聽了宋審虔的講述,李從珂長嘆一聲,“張敬達老了,險些誤了朕的大事,朕決定將他換回來,諸位愛卿,你等看何人可接替他”
宋審虔一聽忙道:“陛下,張大帥確實有所差池,不過就是把下官放到那個位置,也也未必比他做得更好,陛下您是沒見到啊,五萬精騎,其中還有五千重騎,我大唐全國加起來恐怕也沒有,晉安寨附近方圓幾百裡全部是他們的營帳,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心驚”
“陛下,現在太原城裡只剩下兩萬多步騎,糧草估計也不多,沒了契丹人,有張老將軍坐鎮,拿下太原是遲早的事”
這時其他人也紛紛附議,李從珂見狀便按下了換下張敬達的心思。
接著薛文遇又講了一下承天軍的一些戰事,眾人雖然早就透過他的奏報知曉了,現在聽他再一細說,無不感慨萬千,不過接下來眾人的心思就複雜了,有這麼一支強軍扼守雲州邊陲,對大唐是福還是禍?
不過這些話是不能放到檯面上講的,李晟基剛剛立下大功,若不是他,張敬達等人必不能倖免,說是挽救了大唐也不過分。
“陛下,竟成想讓他的姨母搬到雲州,您看……”,薛文遇最後又說了一句。
李從珂頓時有些猶豫了,這赫連纓住在洛陽還好,對李晟基多少是一個掣肘,不過他剛立下大功,做得太過的話也不合適,又想到區區一個姨母而已,估計對李晟基也掣肘不了多少。
“家人團聚乃人倫綱常,天經地義,準了”,想到這裡他便同意了。
接下來就是議功了,其實以李重美為首的官員早就有了腹稿。
李晟基位列第一,晉封趙王,張敬達第二,晉封晉公,高行周壯烈殉國,需大力褒獎,擬追封齊王,符彥卿果敢善戰,加同平章事,其餘張彥琪、安審琦都有嘉獎,連無所事事的宋審虔也撈了一個韓公的爵位。
等李重美向父皇稟報了,李從珂卻沒同意,他低頭沉思半響才說:“戰事尚未結束,不宜大肆封賞,以朕來看,竟成畢竟年輕,剛做了代王沒多久,就不要封賞太厚了,他不是一直吵著要恢復故振武軍節度轄區嘛,此次加一個兼振武軍節度使就行了,年輕人不宜太早就居於高位,否則眾口難平,對竟成也不好”
“高行周確實要大力褒獎”,李從珂抹了一下眼睛,“他多次主動出擊,殺傷胡騎甚眾,穩定了軍心,功勞不在竟成之下,同意追封齊王,其子高懷德朕欲收為義子,接到宮中,朕親養之”
“符彥卿沉雄勇毅,對大唐忠心耿耿,張敬達等第一次敗退時能掩護步軍徐徐而退,保全了幾萬步軍,進到晉安寨後又與高行周多次出擊,真乃我大唐柱石之臣,朕覺得也需要大力褒獎,晉封中山王”
“張敬達三朝老臣,對大唐的忠心是不用說的,此次戰事,勞苦功高,晉封鄭王,他家的老二勇敢善戰,就到朕身邊做個親軍侍衛”
“安審琦晉封趙公……”
“張彥琪晉封魯公……”
“宋審虔知退讓,在晉安寨時又能聯絡、平衡諸將,居功甚偉,晉封蔡王,加太子少保”
“薛文遇不避刀矢,親臨戰場,督促慰勞,勞苦功高,兼領吏部、平章事”
“李崧於遼東一事殫精竭慮,籌劃有功,這次能逼迫契丹退軍,李大人功不可沒,升端文殿大學士,兼領禮部”
“.…..”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