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晟基很快便知曉了兩路的訊息,南路他已經顧不上了,決心全殲這北邊的一路,為盂縣的老百姓報仇。
從盂縣到平定縣,需要經過白馬山的一個山谷,白馬山是太行山的支脈,也是當地人對盂縣到平定縣之間的大山的稱呼。
白馬山山谷寬闊,溝壑縱橫,中間有兩條河流流過,盂縣到平定縣之間的驛道便是從兩條河流之間穿過,由於地勢開闊,利於騎兵突擊。
兩縣之間還有兩個大鎮子,不過在聽到縣城及縣城以北、以西的慘狀後,兩個鎮子的居民都逃到了附近山上,搞得兀立都懊惱不已,最後怪到慕容彥超頭上,說他的步軍拖累了他。
胡人現在在河東那可是大爺,石敬瑭是兒皇帝,口稱“兒臣”,慕容彥超他們這些做屬下的見了這些胡人就不能稱“卑職、下官”了,豈不是要口稱“小孫…”、“不孝男…”,不過這些慕容彥超也說不出口,但對兀立都畢恭畢敬、曲意奉承那是必然的。
聽了兀立都的責備,慕容彥超也無可奈何,自己是步軍,還要看管繳獲的人口、財物、糧食,自然就慢下來了。
“也罷”,兀立都見了那一大堆馬車、人口和糧食,知道自己錯怪了他,“我五千騎先行一步,免得前面的人又跑光了,你在後面慢慢行走,無須著急”
山谷中兩河之間最寬處達五六里,最窄處只有一里多路。
李晟基就在這最窄處佈陣,由於南路軍已經退去,他將南城的景文廣第七都、北城的李承訓第九都、周信的第六都,加上傷亡不大的劉承威第五都,一共四個都六千人人,其中弩手共有一千兩百人,加上李繼基的兩千八百強弩都,總計四千弩手集中起來,其中有兩千人就在最前面。
兩條河流,一條是溫河,河水較深,現在已經封凍了,不過太原附近的氣候河流凍得也不結實,想騎馬從上面饒過來也不大可能。
另一條是大峪溝,河水較淺,河水最多的時候也能涉渡,不過裡面亂石成堆,地表又崎嶇不平,想從那一側快速過來也不可能。
最窄處一里多路,約莫六百米,兩千弩手排成一個每排五百人,共四排的大陣,後面緊挨著的是一千兩百弓箭手,再後面是長槍手和刀盾兵了,負責打擊萬一從兩側河水掩殺過來的零散胡騎。
李晟基的四百橫刀都在最後面壓陣。
至於姚猛的那一千多騎和剩餘的兩千弩手,李晟基另有安排。
大陣的最前方一百步的地方,李晟基也是像上次對付趙行直一樣,先是五十步的坑坑窪窪的陷馬坑,表面堆著積雪。
緊挨著大陣的五十步則有四道壕溝,最近的一處壕溝寬約一丈,深約五尺,上面搭著薄薄的木板,木板上也堆著一層積雪,也就是說,敵人想安全透過一百步的路障來到大陣前面擊殺弩手的可能性很小。
兀立都的大隊人馬很快殺到了,這時他與慕容彥超的距離超過了三十里,看到眼前的步軍大陣,他也吃了一驚。
兀立都雖然殘暴,卻不是傻子,敵人能在前面大大方方地佈陣,必定有蹊蹺。他瞬間便想到了臨行前石敬瑭等人給他們講述的李晟基在河北大戰趙行直的故事。
“哼,想故技重施,你等也太小看我了”,兀立都輕蔑的一笑。
他先派了一百騎緩緩向前面走去,只要不是快跑,陷馬坑對馬匹影響不大,一百騎只有寥寥數騎中招,大部分越過了五十步的陷馬坑,來到第一道壕溝面前,這時,大陣裡的兩千弩手發射了,五十步的距離,前面一排弩手的平射就行了,損失了幾十騎後,剩下的慌慌張張地退回去了,路過陷馬坑時又折損了二三十騎。
“不過如此”,兀立都又是一聲冷笑,大手一揮,大隊裡分出兩千騎,一左一右分別從兩側河流的邊緣包抄過去。
溫河那一側的騎兵甫一踏上冰面,冰面就破了,有十幾騎便陷在那裡,兀立都一看趕緊將這一側的騎兵全部召回來了。
大峪溝這一側倒是能安全透過,不過怪石嶙峋,大隊人馬也跑不起來,等幾百騎好不容易轉到李晟基大陣這一側,迎接他們的則是撲面而來的弩箭和弓箭。
騎兵跑不起來,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靶子,在弩手、弓箭手的雙重打擊之下,在折損了一兩百騎之後,剩餘的騎兵邊乖乖地退回去了。
兀立都也不信邪,又派出一千騎兵,不過全部下馬了,手持武器“嗷嗷”地沿著大峪溝這一邊向李晟基的大陣衝過來。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